在玩法老過程當中,最關鍵的問題也在於失業與就業人口的調度,另外加上報載,行政院主計處公布最新的失業率報告,預估一月份失業率將達3.3%,成為歷年同月中最高者,而且未來失業率不無可能高達到4%可能。無聊之餘,就將以前唸書時死K的經濟學又拿出來複習了一下,來看看失業這個問題。
何謂失業?
經濟學對「失業」(unemployment)的定義為:「一位15歲以上的人,有能力工作且正在找工作,卻沒有工作的狀態。」這種ㄠ口的定義其實是有其意義在的:
首先,失業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是針對年滿15歲以上的人而言的。為什麼是15歲?不是14歲?也不是16歲?其實這也不是絕對的,在經濟學裡有所謂的「勞動力」(labor force),而判定一個人的勞動能力,端視其行為與思考上的成熟與否。一位年滿15歲的人,在這兩方面都已達到勞動市場上的需求,所以經濟學裡將一個人的「勞動力」年齡訂在15歲這裡。就好像法律規定年滿18歲為成年人的意思是一樣的,都純粹是方便作為判定的標準,而不是絕對的。
其次,這種狀態是一種「有能力工作且正在找工作,卻沒有工作的狀態」。這裡必須注意到的是,我們一般以為的失業,以為只是「沒有工作」的狀態,其實不是的。經濟學裡將「失業」定義的相當嚴格,所謂「失業」必須是在這個人「有能力工作且正在找工作,卻沒有工作」的條件下才能成立。換句話說,當一個人有能力工作、他也想工作,但卻因為某些因素而沒去找(或不是很積極的去找)工作,他就不能算是「失業」,僅能說他是「非勞動力」人口。
之所以這樣區分,關係到經濟學產生的背景與所要解決的問題:資源(resource)的稀少性。資源分為天然資源—土地(land)、人力資源—勞力(labor)、與生產資源—資本(capital),有的教科書另外還加上企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在內。在探討人力資源的運用時,經濟學將所有人區分為「勞動力」與「非勞動力」兩類,由這兩類可以得到一個社會或國家的「勞動參與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勞動參與率是勞動市場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當勞動參與率愈高,就表示這個社會或國家中有愈多的人正在或想要從事生產活動。
那什麼是勞動力?什麼又是非勞動力?很簡單,只要一位年滿15歲的人,有能力且積極的尋求參與生產活動的機會,不論其就業與否,都屬於勞動力的範圍;除此之外,皆屬於非勞動力,像正在就學的學生、家庭主婦(或主夫)、想工作但卻不找工作的人、老年與殘障等無法參與生產活動的人等等。
失業是屬於勞動力裡的一環,不屬於非勞動力。所以大致上可以獲得這樣的分類:
不過這樣的劃分,也不是絕對的,因為人是會改變的,原本是就業會變成失業,原來是失業會變成就業;原來是屬於勞動力的範圍,會因為環境條件而流動到非勞動力範圍,反之亦同。但是這樣劃分人口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得到相當精確且客觀的「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
由以上說明,大致可以知道法老裡的失業率計算方式了。這也是為何在勞工總管裡會出現三個數據,一個是目前勞動人口數,一個是失業人口數,另外一個就是失業率;而且,前兩者之和也不會等於總人口數。
失業的成因
為什麼會有失業?一般來說,失業的成因大致有三種:
1、結構性失業(structural unemployment):這是因為經濟結構整體發生變化而造成的失業,例如原本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在與其他城市建立貿易關係後,可以進口原料和輸出成品了,開始大量興建各式工廠,對於農業產出的依賴降低,因此造成農地因為改建工廠而縮減,以及農業人口過剩等現象。這些多出來的農業人口,因無地可供耕作,就處於失業的狀態中。
一般來說,當經濟結構發生變化時,沒落產業會出現勞動力供過於求,而新興產業卻找不到合適的勞動力的現象。其原因在於勞動技能和教育,都無法配合新的經濟結構,因此在此銜接不上的期間,原來沒落產業被排擠出來的勞動力,就處於失業的狀態中。通常這種結構性失業的勞動人口,會延續相當長的一段時日,有時甚至會變成永久性的失業。不過遊戲裡倒是簡化勞動人力轉換職業時所需要花費的時間與教育等成本,只要有失業人口的存在,任何產業一旦有勞動力的需求,都可以很快的獲得勞力的供給,只不過其銜接時間變得相當短。
而要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可以從兩方面來探討:一是提供勞工適當的教育訓練,將被排擠出勞動市場的剩餘勞動力,轉換成新興產業所需要的勞動力。這種方法其實也僅能治標不治本,最重要的還是能做好經濟結構轉變的預測,事先掌握與設計未來整體經濟結構應該走的方向,並及早為未來的勞動市場做好規劃,並輔助沒落產業勞力的轉職能力,方能縮減在經濟結構發生大規模變化時,其間所出現的大量結構性失業問題。
不過由過去的經驗來看,可以發現人們永遠在找尋一個永久穩定的工作,一旦認為自己現在的工作是最好的,也就失去培養轉職能力的念頭與動機。通常也就是這類人在被排擠出勞動市場後,會成為永久性失業的勞工,終生無法找到新的工作。
2、摩擦性失業(frictional unemployment):通常我們在開始找工作後,以及辭掉上一個工作後,一直到找到下一個工作為止,會有一段或長或短的失業時間。所以可以用簡單的一句話表示這種失業:「還沒找到工作。」造成這種失業是因為勞動市場與勞動力之間,訊息無法充分流通而造成的摩擦,勞動力不知道勞動市場中哪裡有適合他自己的工作,因此需要花上一段時間來找工作。
法老裡為解決這類失業問題,最接近的設計就是勞工營(work camp)。在遊戲裡,勞工營的主要功能在為沖積平原中的農場提供勞動力,其次則是提供紀念性建築物的勞動力。勞工營所發揮的功能就像勞動力仲介與訓練中心一樣,一方面訓練教育勞工以提供相關設施所需要的勞力,另一方面也作為勞動市場的資訊中心,以縮短勞動力取得工作資訊的時間;換言之,其主要功能即在於減少勞動市場與勞動力之間因為資訊流通而產生的摩擦性失業問題。
此外,當蓋下新的工業設施時,也會看到這些新的工業設施會派人去找所需要的勞工,這也是縮短摩擦性失業問題的方法之一。不過這種方式就會出現「先來後到」的問題,就是這些新的工業設施找勞工的標準並不是基於「專業」,而是雇用他所找到前面幾個的「失業」勞工。
而這類的失業問題解決方法,勞動力的教育訓練與暢通勞動市場的資訊也都只是次要的作法,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勞工的本身,必須時常注意到勞動市場的變化與消息,預先做好準備,方能將摩擦性失業降到最低。另外,「騎馬找馬」也不失為這種問題適當的解決方法之一。
3、循環性失業(cyclical unemployment):這是因為景氣循環(business fluctuations)而產生的失業問題。經濟情況是在景氣與衰退(recessions and depressions)兩者之間不間斷的循環,當經濟衰退時,整體環境就是不需要那麼多的勞動力,這時就發生了循環性失業問題。而減輕這類型失業問題,則是總體經濟學所探討的重要課題之一,因為政府可以透過財政貨幣等政策、以及進行公共建設投資等措施,來因應與控制住景氣與衰退的循環。一旦政府這個功能無法發揮出來,任由景氣循環起伏,這時人民所面臨的失業問題將更為嚴酷。因為當景氣衰退時,勞動市場就是不需要那麼多的勞工,即使做好再多再好的勞動力教育訓練,即使勞動市場達到資訊充分流通的境界,就是會有失業而且會不斷的上升,而且循環性失業更會增強前述兩種失業的問題;換言之,人民的失業問題將更嚴苛。這不是任何方法所能解決者。而這也是我們目前政府最大的問題之一。
在遊戲裡,景氣與衰退是用「移民」來表示。而且可以發現,移民通常先於景氣發生,穀物總管會事先告訴你移民是要遷進還是遷出,當出現移民正準備遷進你的城市後,也就表示在未來半年到一年中,你的城市正處於景氣當中;而當出現移民遷出訊息後,也就表示未來將出現經濟衰退的現象。其實在真實世界裡,「移民潮」是景氣與衰退所導致的現象,「移民」本身並不會造成景氣的好壞,頂多僅有加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