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一組受過專業訓練近百人的美軍突擊隊,在非洲執行一項人道救援任務時,因誤判情報,兩架黑鷹直昇機被敵軍擊落迫降至索馬利亞,秘密任務衍生成戰爭事件。數量不到百人的美軍突擊隊必須對抗5,000名以上索馬利亞暴民的猛烈攻擊,在雙方人數和火力相差50倍的緊張情勢下,兩方展開一場無可避免的戰役。雙方激戰十五小時,堆積如山的彈殼灑落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休的戰場上,當時戰況相當慘烈。美軍增員前往救援,並堅持「無論生死,所有弟兄都要回來,決不放棄任何一個同袍」。本片是根據真實的戰爭改編而成的,還原1993年索馬利亞戰事,此事是柯林頓在美國總統任期外交史上最挫敗的一次,是繼越戰之後最慘重的失敗。
好萊塢在各類型影片中,拍的爛片不少,唯獨戰爭片此一類型卻一枝獨秀,幾乎部部都在水準之上。或許是因為戰爭這個主題,特別能將「人性」這個因素發揮得淋漓盡致。《黑鷹計畫》(Black Hawk Down)整體觀之,是近年來少見傑出的戰爭片。所要表達的內容,並不在質疑戰爭的原因,而是企圖將人性受戰爭的影響,真實的呈現出來。
《黑鷹計畫》的好是好在可以用全然對立的角度,來看這場戰爭的過程。從正面來看,可以從影片裡看到邪惡的第三世界軍頭肆意屠殺平民百姓,可以看到軍中袍澤的患難扶持情感,可以看到上下一心同心協力共度難關的友誼,忠誠、愛國、信任等等人性中光明的一面。但反過來看,卻可以發現這是一場荒腔走板的戰爭,一連串無前瞻眼光更無擔當魄力的決定導致無謂的傷亡,使得美國軍人與索馬利亞平民百姓的死,變成一齣荒謬劇。
好萊塢戰爭片最大的問題是如果電影的內容涉及到由美國人發起的戰爭,免不了會以美國人的意識型態為自己的立場辯解。《黑鷹計畫》也無法擺脫為美國立場辯護的缺點。片中對美國政府涉入索馬利亞內戰原因,並未做詳細的敘述,只說是為了維護聯合國和平部隊的安全,以及確保國際救濟品能直接送到索馬利亞難民手中,不被軍閥強奪過去。然而,美國政府不是不清楚,索馬利亞內戰其實就是非洲部落間爭鬥關係的放大衍生,今天消滅某個軍閥,明天又會有新的軍閥取而代之,受苦的永遠是敗戰的部落人民。人民也清楚這個道理,受傳統文化所型塑的觀念也視其理所當然,為了不願變成戰敗的部落,對待其他部落也是手下不留情的。因此,當美國大兵挾其「上國之姿」與「救世主」的意識型態進入蠻荒非洲,變得極為格格不入,受到相當大的挫折。
片中喬許哈耐特(Josh Hartnett)飾演的美軍士官一開始正是抱著要來幫助解救那些受苦的非洲難民,幫助他們打垮暴政的理想來到這裡,但是經過這場戰爭洗禮下來,見識到非洲人的毫不領情,他與自己的弟兄一個個在死亡邊緣掙扎求生,眼見自己的弟兄因傷而慢慢的走向死亡,開始懷疑自己當初持的理想主義是否過於一廂情願?是否過於自大?經過一場戰爭,他反思自己獲得了什麼?失去了什麼?電影中並沒有給他答案,觀眾卻給了詮釋。他失去了理想,卻獲得了成長。
《黑鷹計畫》在許多人眼中,認為不過是另外一場為美國人「入侵」和「殘殺」索馬利亞人辯護的電影。從戰爭的死亡人數來看,十五個小時下來,19比1000,其中多數是手無寸鐵的平民。為此,電影特地用「交戰守則」解釋,當民眾拿起槍來開火,即被視為暴民而可以反擊回去。即以片中一個片段為例,當一位母親看著懷中孩子被流彈打死之後,傷痛憤怒之下拿起槍來要攻擊殺害她孩子的兇手時,卻反被美軍當場擊斃。這種辯護比不辯護還叫人感到痛心,也讓人見識到在被瘋狂支配的戰場上,人性不再受文明的束縛,生命的尊嚴比不上一顆發熱的子彈。或許這就是現代戰爭真相,真正的敵人不再是戰場上的武裝士兵,而是身邊看似平凡不過的陌生人,他們的面孔是那麼的模糊……
混沌理論這麼說的,任何一個系統只要出現一點變化,則將導致整個系統的崩潰。舉蝴蝶現象來說,地球上的大氣層屬於封閉系統,但今天只要北京一隻蝴蝶翩翩飛舞,將導致明年紐約吹起大風雪。一個微小無法預期的變化,將徹底的改變整個系統的面貌。《黑鷹計畫》中美軍憑藉著優勢的武力與訓練精良的兵力,執行一道簡單不過的反恐怖份子計畫,從指揮的將軍到戰場執行任務的士兵,都認為輕而易舉只要半小時即可完成的計畫,卻因為一連串無可預期的失誤,變成一場19:1000死亡人數的混戰。
第一個失誤是戰略目標不清楚。美軍派兵行動的目的為何?華盛頓政府官員認為是協助聯合國和平部隊,但前方將領卻認為他們的目的是消滅恐怖份子,一勞永逸的解決索馬利亞內戰問題。但問題是索馬利亞的問題需要美國人來解決嗎?片中所見,索馬利亞人民並不領美國人的情,因此使取得恐怖份子的情報變得相當困難,最大的問題即在於無法打進索馬利亞人民當中。當內部戰略目標發生衝突時,就造成彼此的壓力,華盛頓方面認為軍方曠日廢時毫無成就,軍方為急於表現就不得不急就章的擬定不完備的行動計畫抓些恐怖份子交差。在擬定這些行動過程中,可以看到美國人的自大心態作祟。當時聯合國和平部隊不是只有美國,美國行動也不和其他國家相商,一意孤行的執行計畫。當事發不可收拾,才想到要請其他國家介入協助救援;請求幫忙時的姿態又擺得相當高,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仍誰看了都很刺眼。。
第二個失誤是美軍的輕忽大意,失去戰術上先機。任何一場軍事任務都是生死關頭,不能掉以輕心。美軍以為他們對付的仍是拿著矛槍、茹毛飲血、衣不蔽體的落後非洲土著,憑著自己強大的武力,執行這個反恐怖計畫真是大材小用。於是在整裝不夠完備的情形下,彈藥、飲水、急救物品帶的不夠充足,必要的裝備如夜視鏡、防彈衣等也不穿戴上,就出發執行任務了。戰場上決定勝負的因素,裝備雖不是充要條件,卻是必要條件。特別是當所有先進戰術都無用武之地時,最終仍要回歸至最原始的戰法,雙方靠著手中的武力將對方打倒。
片中出現了美國軍方所研發的現代戰爭戰術觀念,空中配置火力強大的直昇機,一方面增加兵力調度的速度,一方面做地面部隊的火力支援,再配合地面的裝甲車隊與攻擊步兵,由空中至地面築成一道「火力牆」然後逐步向前推進。這種三度空間戰法可是第一次在銀幕上出現在世人眼前,值得研究。但沒想到他們的對手早就從國際軍火商(包括美國自己)買到許多軍火,他們認為只要螞蟻夠多,一樣能淹死像美國這頭大象。索馬利亞民兵憑著簡陋的步槍、機槍、火箭彈,將美國人打得哀聲連連。他們先是燃燒廢氣輪胎,製造出濃密黑煙降低直昇機的視野,然後用火箭彈打下直昇機;接著在各主要路口堆起路障,阻礙地面車輛與部隊的行動效率,並利用建築物和地形將對手一個個的區隔開,最後憑著僅有的人數優勝將美軍一個個的殲滅。
第三個失誤是無法掌握戰場的瞬息變化而做出正確的決策。片中當第二台黑鷹直昇機被擊落時,機上存活下來的駕駛被上千名民兵包圍,指揮部卻為是否派人救援陷入長考。當有人自願前去救援時,指揮官應考慮到救援行動是否有用,還是徒增傷亡。指揮官做的正是這種工作,決定如何有效的殺死自己人,而不能為小節所困而失大局。但是當明知救援行動無望時,最高指揮官竟下令要戰場指揮官自行決定是否派人前去救援,戰場指揮官卻為此小節所困而派人前去救援。但問題是派的人數竟然只有兩人,這兩人裝備火力再怎麼強大,試問如何面對上千名的暴民?結果是不但直昇機駕駛不但未被救回,反而徒送兩人性命。
《黑鷹計畫》很技巧的用正面態度來包裝對戰爭、對美國政府、對美國軍方的控訴,無論親美、反美都能從其中看到他所要看的、所想要看的內容,也讓我對導演Ridley Scott重拾信心。影片盡實的呈現當時面貌,觀眾真得可以感覺到子彈在耳朵邊亂竄的呼嘯聲。戰場的慘酷面貌與心理煎熬,也有身歷其境的感受。但是戰爭的意義何在,人類為何能對異己毫不留情的盡情殺戮,本片並未給一個明確的答案,也無法找出一個簡單的答案。對於這部電影,印象最深刻的場景是最後一群美國大兵因為趕不上裝甲車隊,只有跑步回到營區那段。這是整部電影中最富含影像意義的片段,音效淡化至幾乎消失,代表著這群虎口餘生的士兵們一心一意的只想回到營區;濃密的白煙遮蔽著不知還有多遠的目的地,表示求生之路是多麼的茫然;路中開心招手一起奔跑的非洲小孩,就像天使指引著去路;道路兩旁開心揮手跳躍、像是迎接馬拉松冠軍興奮的大叫,隱藏著化解不開的騷動不安。此一片段,算是近年少見的經典段落。
本片起用眾多優秀的二線演員,如Josh Hartnett、Ewan McGregor、Tom Sizemore、Sam Shepard、William Fichtner、Eric Bana等,正因為不靠大牌做賣點,完全以劇情取勝。也因此在2001年底,打下了《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而登上賣座電影。另外,在《魔戒》當中扮演帥氣無比的精靈神箭手勒苟拉斯的演員Orlando Bloom,也在本片中飾演一位剛出場就摔落直昇機被後送的美國大兵。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電影配樂是由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編寫。他刻意塑造出非洲傳統音樂和美國電子音樂之間的對比,以象徵第三世界的原始民族對抗來自高科技世界的美軍。藉由這種衝突性,以達到所要表現的戰場上的混亂與肅殺氣氛,以及瀕臨生死關頭中生命的掙扎與哀痛。這裡推薦片由尾曲Joe Strummer and The Mescaleros主唱的"Minstrel Boy",其歌詞來自愛爾蘭古詩,敘述戰士投入戰場前視死如歸的精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