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8

供需模型的兩個問題

這是基本的「需求供給模型」:

Demand and Supply Curve

以前信以為真的道理,現在慢慢覺得其實很經不起質疑。這個模型假設在一個完全競爭市場中,市場會自動調節任一產品的需求和供給的數量達到一個均衡(Equilibrium),該均衡點的價格即為該產品的最適價格(P),供給量即為該產品的最適數量(Q)。

但這裡有兩個問題:

1. 這裡假設的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換言之,市場中的每一位參與者,對市場中該產品的價格與數量的波動,掌握了完全的資訊。問題在於,當市場中所有參與者都知道產品的供給和數量以及價格,會在未來某個時刻達到「均衡」,對參與者言,除非是處於非常必要且不能不消費的情形,如果現在就該產品進行消費,即為非理性的行為決策。因為市場參與者知道,該產品在未來某一時刻會達到均衡點,該均衡點的價格會比他現在就消費要低。

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所有參與者都掌握了完全的市場資訊時,如果每位市場參與者都是理性決策者,就會出現這樣一個奇怪現象:需求消失了。因為每一位參與者都知道,現在不是這產品的均衡點,因此他可以將需求等到均衡點出現時,再表現出來。問題是,沒有需求又何來供給?當需求和供給都消失了,又哪來的均衡點或最適價格呢?

幸好現實中沒有這個問題。不論任何時刻,需求永遠存在,這正證明了現實中的市場,絕非完全競爭市場,每位市場參與者都是在不完全市場資訊下做行為決策;換言之,市場參與者在有限資訊的情形下,他只能做出他認為對他自己來說,算是比較好的決策。

每位市場參與者都有自己心中的「均衡」,市場客觀的「均衡」成為廠商考慮產品週期的參考依據。廠商必須在產品的價格達到「均衡」以前,推出替換的新產品,而為避免新產品在市場上的價格受變便宜的原產品的衝擊,也必須停止原產品的供給。正因為如此,供需模型中的「均衡」在真實社會中的不完全競爭市場,很可能不存在。

2. 以下圖為例:

Demand and Supply Curve 2

如果當市場參與者在產品(X) 達成均衡(E)前,因環境變化而變得迫切需要(d1)該產品,這時市場的供給(s1)即為在均衡之前。這種由「需要」變成「必要」情形,是可以人為操縱達成者。例如,災民們為逃避天災投宿災區外的旅社,或災後請人修繕房屋,旅社或修理人卻乘機提高價格,使得災民不得不接受這種未經雙方協商過的價格。

當均衡價格應為(P)時,卻因人為操縱而漲到(p1)。這時出現極大的獲利空間,在一個完全競爭市場中,這時會吸引到其他供應者進入該市場,隨著時間發展,市場機制會自動的發展至均衡(d1 → E),並將價格調整回(P)。問題在於,在 d1 → E 其間的產品購買者,係受環境所迫而做的決策,他們的決定即非自主也非自由。換言之,在達成均衡前那些進行購買者,是市場機制運作下的犧牲者。

這樣理解雖過於偏頗,但不能否認者,這種角度看,正好突顯出市場機制的集體性。市場均衡是所有市場參與者的需求和供給的加總,就個人角度來看,如果他的決策是依照市場機制運作後而做出者,那麼他是依附在整體之下做的決定與行為,而這與市場機制推崇的個人自主決定精神則相矛盾。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