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4

A Feast For Crows

書名:A Feast for Crows (A Song of Ice and Fire, Book 4)
作者:George R. R. Martin
出版年:2005-11-08

越來越多的人物角色出場、越來越複雜的情節、越來越類似的敘述......那麼,這本書在整個系列中的地位何在?

看完後,只覺得本書地位就像是冰與火之歌的"外傳"。用來補充說明從亂世到天下一統過程中(我壓根不相信在馬丁的冰火世界中會天下太平~)曾經出現過的短暫和平中的一些關鍵演變,例如Ironman和Archmaester這兩個勢力對遠在東方龍后意圖與行動、宗教武力從國王禁令中被解放、 Princes Doran和Little Finger的陰謀面目(不知道這兩人是否有串通?)...這樣定位也就夠了。

雖說如此,仍有些段落值得一看,例如Brienne、Jaime、Samwell,可以看到人性的衝突與在逆境中的堅持掙扎,Cersei逐步的走向毀滅、Sansa和Arya這對姊妹分別在艱險環境中的成長等等。可惜的是,前面已經有了描述Daenery蛻變成長過程的雨果獎中篇得獎之作,同樣的敘述主題要再超越,就要別出心裁,多花點心思了。

當作中場休息之作看看即可,接下來還是希望A Dance With Dragons能回到故事的主題吧。

埃及人的停屍間

很久以前一篇文章,這是玩「法老」(Pharaoh)時,看到裡面一個建築物「停屍間」,被歸類在「衛生保健」類的建築,總覺得有些問題,於是自己進行了很粗糙的調查後,才發現「停屍間」應該屬於「宗教性」建築才對。

------------------

嚴格來說,古埃及的停屍間不並不屬於衛生保健類的建築物,應該算是宗教性建築物才對。這得從埃及人的生死觀說起了………

後復活的生死觀

古代埃及人認為,每個人都可以分成幾部分:肉體,人存在這世上的實際形體;靈魂,出生時產生並於死亡後離開身體;另外有一個叫做 Ka 的東西,存在人體內,和人一模一樣,需要吃、需要穿、需要人服侍。可能的情形是,埃及人認為人的肉體就像大自然界的石頭、沙子、尼羅河水、植物等等物質一樣,僅僅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而靈魂則是使這客觀的物質有了活動的力量與生命,至於 Ka 可能就像我們所說的「人格」一樣,塑造出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人。但也有人認為,其實 Ka 就是靈魂。無論 Ka 與靈魂是否相同,在古埃及人的觀念中,人的肉體會死,靈魂與 Ka 則不會因此消失,而且會死而復活。為什麼不呢?尼羅河水可以降而復漲、植物收割後可以再次生長、奧賽利斯可以死而復活,人當然可以死而復生。但是復活是有條件的。

首先必須通過陰間之神奧賽利斯的考驗。古埃及人認為,人死後等待奧賽利斯審判的召見時間長短不一,短者數十年,長者數百年。當他走進奧賽利斯的審判廳時,應做如下的禱告:

啊!轉動時間之輪的大神
宇宙神秘生命的主宰
請垂聽我所做的禱告~~~~~~
神啊!我知道我不配做您的孩子

因為我曾使您蒙羞
我知道您的心裡充滿憂愁
因為您的孩子在塵世裡造過不少孽
犯過不少罪
但神啊!
請憐憫我的無知

請寬恕我的愚昧
請用您的聖水
洗淨我的罪惡
神啊!請讓我改過自新
我願盡我最大的努力
使您榮耀
使您喜悅

如果自認無罪,也可以做下面這種否認有罪的自白:

偉大的神!真理正義之主!我讚美您
主啊!我來了
來到您的腳前
在您這莊嚴華麗的殿中
我要坦白說出我心底的話
主啊!我是清白的
我從來沒有起過害人之心

我從來沒有倚富壓貧
我從來沒有仗勢欺人
我從來沒有吃過一文昧心錢
我從來沒有褻瀆神聖
我從來沒有教唆奴隸反對主人
我從來沒有殺人、使人挨餓、讓人哭泣
我從來沒有不忠不孝
我從來沒有污辱寺廟

我從來沒有侵佔供品
我從來沒有在廟裡與人淫邪
我從來沒有不敬神靈
我從來沒有造作假賬
我從來沒有與嬰兒爭奶
我從來沒有毀壞鳥窠

神啊!我是清白的、清白的、清白的

(以上禱詞節錄自「埃及與近東」,Will Durant著,幼獅文化編譯,頁133至135)

當自白禱詞結束之後,奧賽利斯之子荷魯斯從審判廳中走出,將死者領到奧賽利斯面前進行審判。審判過程當中,除詳細查問外,還要用天平秤死者生前的罪惡。秤是由長著豺狼頭的阿努比斯神(法老的中型雕像就是阿努比斯像)手持著,將死者的心放在天平的一端,另一端則是正義女神瑪特的羽毛所做成的法碼。心若存著一絲一毫的虛位與罪惡,就會比羽毛重,如果是「善小而不為」者,就會比羽毛輕,當心重於或輕於羽毛時,就表示未能通過奧賽利斯的審判,而必須接受懲罰。處罰的結果是

心被秤旁邊的鱷首獅身的怪獸吃掉,而死者則被打落至地獄中,永遠在密閉空間中被大火煎熬而不能享受復生的榮耀。

奧賽利斯的死而復活

當死者的心不偏不倚,與瑪特女神的羽毛同樣重時,即通過奧賽利斯的審判而得以復活。復活之後,則能進入天國,天國是個不愁吃穿、快快樂樂、無憂無慮的極樂世界。事實上在埃及人的觀念中,這個極樂世界比較像是充滿著無花果樹,以及無須耕種即能收成各式作物的肥沃平原。

然而進入天國之前,肉體、靈魂、Ka 三者缺一不可。少掉其中一項,都使得這種復活儀式不完全而不得天國之門而入。這也是為什麼埃及人的社會中,常常會以破壞木乃伊作為報復對象的一個原因。所以當人死後,靈魂與 Ka 到奧賽利斯的審判廳前,留在世上的肉體,必須想辦法保留下來以為未來進入天國做準備。古埃及人製作木乃伊保留屍體的儀式,完全是按奧賽利斯死而復活的程序進行者。先來看看奧賽利斯的死而復活的過程。

在古埃及神話系統中,呈現出多元的發展,各地有各自的神話與信仰,但隨著南北(上下埃及)的一統,流傳今日的神話則呈現許多不同的版本。因此雖然全國大致有共同的神明,但各地仍有屬於自己的信仰。有關古埃及人的神話傳說記載,最著名者莫過於羅馬詩人普魯塔克所著《奧賽利斯與伊西斯》。該書將流傳埃及不同地方、不同時間的所有神話,做了統合性的整理,將這些神話與神明全部扯在一起,雖然離譜但也使今日我們對古埃及神話有了一致性的認知。

相傳創造天地萬物之神是有太陽神之稱的拉(沒錯!就是法老裡的拉),拉從口中吐出男神休(空氣)、女神特夫納(水氣),而修與特夫納的結合則生出了男神葛布(大地)與女神奴特(天空)(以上這些神祈名字在埃及王子這部卡通電影一開場的歌曲中都有出現喔),葛布與奴特的結合生出了奧賽利斯、伊西斯、賽特、納芙蒂斯四名子女(另外一說還加上第五個孩子阿爾艾利斯)。奧賽利斯是埃及的統治者,而伊西斯則是奧賽利斯的妹妹也是妻子,奧賽利斯四處教導埃及人耕田與崇拜諸神,以及從事各種工作活動,同時獲得妻子伊西斯的協助(伊西斯是埃及的醫療女神),使埃及過著和平快樂的生活。一日,奧賽利斯將納芙蒂斯誤認做伊西斯而與她生下了阿努比斯,這讓納芙蒂斯的丈夫賽特很不高興,便集結一批同謀計畫殺掉他的親哥哥奧賽利斯。

有一次塞特偷偷取得奧賽利斯的陽具的尺寸,並造了一個與該尺寸完全相符的美麗陰道。然後在一個諸神的晚宴中,賽特帶著那個陰道,宣稱如果有哪位神的尺寸與其相合,便送給他做禮物。宴會中每個神都試過(當然都不合),輪到奧賽利斯時,大小完全相符。這時突然衝出七十二位神,合力將奧賽利斯裝入棺木、釘上蓋子,綑綁起來並丟進尼羅河中。一個神就這樣的死去了。

奧賽利斯被投入河後,棺木沿著尼羅河漂流而下,進入地中海,最後被衝到敘利亞境內的岸邊,並長成一株充滿香氣的樹。當地的國王剛生了個王子,正準備要蓋個王宮。因為那株樹的香氣十分美妙,於是把它砍下,做為王宮大廳的主要棟梁。伊西斯從諸神那裡得到了消息,匆匆趕到敘利亞王宮,當她聞到大殿中散出香氣的樑柱,便懷疑這與奧賽利斯有關。於是喬裝成國王新生兒的褓姆,以手指餵食國王的新生兒。但因為她實在太過喜歡這位王子,便決定每天以火燒去王子的必死之身,以使他獲得永生。而她則在每夜王子於火中燒烤時,變成一隻燕子繞著包藏她丈夫的樑柱,哀傷的啁啾不已。

某夜王子的母親進入房間,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火中燒烤,驚駭的大叫出聲,結果破了王子獲得永生的咒語。這時伊西斯從燕子變回美麗的褓姆,將王子自火爐中救出,並向皇后表明自己的身份與說明整個事件的過程,同時希望皇后能將樑柱送給她,而隨後聞訊趕到的國王也同意了伊西斯的要求。伊西斯在回埃及的途中,為懷念丈夫奧賽利斯而躺在樑柱上,因此而受感應懷了奧賽利斯之子荷魯斯。

伊西斯將樑柱藏在尼羅河的路邊,這件事被賽特知道後,利用狩獵的機會找到了藏著奧賽利斯的棺木。他打開棺木,將奧賽利斯的遺體切成十四段,分別埋在不同的地方。伊西斯得知此事,悲傷不已,駕著以蘆葦做成的小舟,渡過沼澤地,尋找散落四處的奧賽利斯遺體。後來只找到十三塊,就只有最後一塊始終找不到。原來那塊是被尼羅河中的魚吃掉了,(記得前面陰間審判後吃掉心臟的怪獸嗎?)所以從此以後埃及人就不再吃那種魚,而奧賽利斯剩下的十三塊遺體經過伊西斯的縫合之後,也只能做為陰間之王,而不能完全的復生。

成為陰間之王的奧賽利斯,變成生前的模樣回到世間,鍛鍊兒子荷魯斯的體魄,準備與賽特一戰。荷魯斯依照奧賽利斯的教導,向賽特挑戰,雙方經過第一場戰爭後,賽特被打敗。荷魯斯用鎖鍊鎖著賽特,帶到母親伊西斯面前。而溫柔的伊西斯並沒有向殺死她丈夫的賽特進行報復,反而寬大的打開枷鎖放走他。

荷魯斯對於母親的舉動非常憤怒,於是手持大刀凶猛追殺他的母親伊西斯,直到砍下她的頭使她變成沒有頭的石像為止。(一說荷魯斯取走伊西斯身上象徵神的標誌,並在她頭上冠上母牛之首。)之後,荷魯斯與賽特又進行兩場戰爭,賽特終於被徹底打敗。不過賽特不服,向諸神控訴荷魯斯並非奧賽利斯長子,所以沒資格繼承王位。但此說並未被諸神接受,於是荷魯斯繼承王位統治權埃及。而賽特則被太陽神拉帶回天上,成為在天空中吼叫,叫人恐懼的雷神;至於荷魯斯則成為歷代法老王的象徵,代表法老的至高偉大的權能。

以上神話不但是古埃及人的信仰重心,其中許多甚至成為後來基督教的重要神蹟,例如處女生子、伊西斯懷抱荷魯斯形象轉變成聖母懷抱耶穌的象徵、以及死而復生的觀念、燕子轉變換成象徵和平的鴿子等等。

木乃伊

前面提到古埃及人製作木乃伊的儀式,完全是按奧賽利斯死而復活的過程進行著。現在就來看看,古代埃及人製作的方法,這樣才能理解到,為何停屍間應該是屬於宗教性建築物,而不是衛生保健類建築物。

有關木乃伊的製作方式,流傳今日記載最清楚的莫過古希臘歷史學者希羅多德的《歷史》。《歷史》第二卷所記載全為埃及的風土民情,以及當時埃及人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雖然其中許多記載,被後人批評為希羅多德的幻想與道聽途說的記載,但由書中許多地方的紀錄,則可推斷希羅多德曾為當時波斯王居魯士兒子剛比西斯遠征埃及的隨軍幕僚之一,也確實到過埃及,觀察過埃及人的點點滴滴。至於書中所記載那樣深入的內容,就可能受到當時地中海一帶所盛行的「哈」埃及風影響,(亞歷山大、托勒密、凱薩、安東尼等都算當時希臘世界的「哈」埃及族呢!)而參雜許多希羅多德自己對埃及的浪漫想法吧。

《歷史》中記載,古埃及人製作木乃伊的方法有三種,至於選擇哪一種,則是看死者與其家人的財富而定了。

第一種是最完美的方法,當然也是貴的方法。木乃伊製作的工人們首先從死者的鼻孔中用鐵鉤掏出一部份的腦髓,並且把一些藥料注入腦子裏去清洗其他部分。然後用銳利的刀,在死者側腹切一個口子,把內臟完全取出來,把腹部弄乾淨,用椰子酒和搗碎的香料加以沖刷,然後再用搗碎的純粹沒藥、桂皮以及乳香以外的其他香料填到裡面去,再照原來的樣子縫好。這一步做完之後,將屍體在硝石中放置七十日。超過這個時間是不許可的。到七十天過去之後,他們便洗這個屍體,並把屍體從頭到腳用細麻布的繃帶包裹起來,外面再塗上在埃及代替普通膠水使用的樹膠,這之後屍體便這個樣子送回給他的親屬,親屬得到這個屍體,便把它放到特製的人形木盒子裏去。他們把木盒子關上,便把它保管在墓室裏,靠牆直放著。

如果人們財力不足,也可以選擇第二種方法,價位中等。製作的方法是這樣的,製作木乃伊的工人先把注射器裝滿杉樹製造的油,然後把它注射到屍體的腹部去,既不切開屍體,也不掏出臟腑。注射是從肛門進去的,但注射後肛門便被堵上以防流出。然後在規定的日子中間放在硝石裏,而到了規定的日期,他們就叫杉樹油再流出來。正是由於杉樹油的作用的關係,整個內臟和腸子都被溶化而變成了液體。這時硝石已經分解了肌肉,因而這個屍體剩下的便只有皮和骨了。屍體便這樣地歸還死者的親屬,再也不加什麼工了。

再窮一點的人則是用第三種辦法來製作木乃伊的。這種方法就是把腹部用瀉劑清洗一下,然後把屍體放到硝石裏浸七十日,再把它交給屍體的親屬帶回去自行處理了。

但是《歷史》中又記載,有身份的人物的夫人以及非常美麗的和尊貴的婦女,在她們死後並不是立刻送到製作木乃伊的工人那裏去,而是在她們死後三、四天再送到工人那裏去。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防止木乃伊工匠的「姦屍」行為。舉說有一次一位工匠被發現污辱了一位新死的婦女,如果不是後來被同行給揭發出來,這事還不容易為外人所知。

木乃伊的製作過程等於重演一次奧賽利斯死而復活的經過,奧賽利斯被賽特碎屍數段,但伊西斯將它們尋找回來,拼接起來使其復活。這表示古埃及人認為,屍體的完整是人死而復活的必要條件,而製作木乃伊的習俗便是緣自此一信仰。但是在製作過程中卻出現一種奇怪的矛盾現象,古埃及人一方面非常重視屍體的完整性,但在製作過程中又必須要進行切割屍體的程序,根本是對原來信仰的冒犯。為了解決這種信仰衝突,古埃及人在製作木乃伊過程中於是進行一場象徵性的儀式來化解其中的矛盾。首先由戴著阿努比斯面具的人進來先在屍體的側腹劃開一條線(象徵陰間審判時手執審判天秤),接著再由另外一人割開屍體,在他完成切割屍體的任務後,立即被其他防腐師與木乃伊製作工匠用石頭逐出防腐室。

古埃及人這樣重視屍體的完整性,與其他文化對肉體與靈魂的認識大異其趣。許多宗教信仰認為肉體是靈魂的枷鎖,死亡則是靈魂的解脫,因此生前的肉體痛苦與受難,都是為使靈魂解脫的方法。但是古埃及人則認為,人雖然必須面對死亡,但死後復活的人,還是以同樣的面貌(因為 Ka 與靈魂並未消失)來面對這個世界,而木乃伊的製作則代表著古埃及人對永恆的堅持。而這種觀念,追根究底,仍是受到自古至今依舊進行規律性氾濫的尼羅河的影響。

參考書籍:
《歷史》,Herodotus著,台灣商務出版
《古埃及的智慧》,趙立行著,林鬱出版
《埃及與近東》,Will Durant著,幼獅文化出版
《透視古埃及》,Julie Good編,正傳出版
《埃及神話故事》,程羲編譯,星光出版
《神話》,Joseph Campbell著,立緒出版

2006/10/19

波赫士談詩論藝(This Craft Of Verse)

之所以會看這本書,還是因為一個「緣」字。我買書大多數都是照直覺來買的,很幸運的,這麼多年下來,這個直覺很少讓我買到爛書。《波赫士談詩論藝》是我在書店裡逛呀逛呀,順手一翻就翻了出來。當時就看到這麼薄薄的一本書,心想能有多大用處哪?再翻翻看內容,發現原來是演講集,之前因為看了E. M. Foster的《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the Novel)與Claude Lévi-Strauss的《神話與意義》(Myth and Meaning),就覺得像演講集這種形式的書通常是最能言簡意賅、淺顯易懂的。於是在好奇心驅使下翻看看內容,第一講是〈詩之謎〉,看著看著不由得佩服這個人起來。他確實能以最簡單生動的例子,將複雜的理論與想法講得頭頭是道。於是想也沒想就把書買回家細細品味了。

波赫士簡介(取自書耳簡介)

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一八九九年生於阿根廷的布宜諾艾利斯,在歐洲接受教育。二十世紀重要的文學作家,曾發行詩集、散文和短篇小說集《迷宮》、《波赫士小說選集》等。曾擔任阿根廷圖書館館長,一九六一年與貝克特同獲國際出版家獎。《紐約時報》書評曾推崇他是「當代西班牙語小說界最偉大的作家」,紐約《先鋒論壇報》則讚譽他是「當今最卓越的南美作家」,更是二十世紀公認最博學的人之一。

本書內容是他在1967-1968年間應哈佛大學諾頓講座之邀所作的六場英文演講錄音,這批文稿曾經散佚多年,2000年才在美國被重新整理成書。

第一講 詩之謎(The Riddle of Poetry)

詩是什麼?

想到詩,心底就有點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的感受。我第一次讀詩的感受其實是段不愉快的經驗。這要回想到我念小學五年級時,那時班上新來的一位導師,認為我們班同學實在桀驁不馴,於是想辦法要培養這群小朋友的氣質,就教我們每天背唐詩,兩年下來整本唐詩三百首真得給我們背得差不多了。現在回想起來,本來這是件美事,但問題就出在當時如果一天背不起一首詩,可是要挨老師「教鞭」的。而我就是每天都會到老師鞭子前報到的常客之一。

看過波赫士這篇文章之後,才明瞭我對詩的不愉快感受是從何而來。波赫士認為詩的本質,其實就是熱情與喜悅,而「第一次閱讀詩的感覺才是真實的感覺」,也是最重要的感覺。因為之後每一次讀詩的原因,在於讓第一次讀詩的感官感受與印象一再地重現。因此,如果第一次讀詩的感覺是喜悅的、快樂的,那之後重新喚起的感受就是喜悅的、快樂的,而我們就很容易沈溺在這樣的感覺中。所以如果第一次讀詩的感覺是像我一樣,充滿著不安感與疼痛,哪之後每一次讀詩就會不斷的重複這種不愉快的感受。

讀詩是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的配合

「文字之所以為詩,是因為文字背後的情境」,而「書本不過是詩的表達形式而已」。詩的生命要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由適當的人來讀,才會獲得重生,才能體會到詩背後哪種精緻豐富的感情與意境。舉例來說,現在還留著小時候被的幾首唐詩中,印象最深刻的要算這首了: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尋隱者不遇,賈島

很喜歡這首詩的意境。表面上可以想像一老一少、一問一答場景,主題則圍繞著一位到深山裡採藥去的不知名隱者,表現出的意境卻是虛無縹緲、深不可測,讀詩者的心境彷彿都為之沈靜下來,飄盪在其呈現出虛實相間、悠遠清爽的情境中。

詩最真實的感覺,就是血肉之軀的感覺。

詩其實不是神秘難測的玩意,什麼是詩?詩就是能喚起我們肉體上、感官上的感受的東西。波赫士對詩的看法倒是滿直接的,讀詩就彷彿吸毒一樣,追求的都是肉體感官上激情的釋放。詩對讀詩者的刺激,不是在知識上、性靈上哪種高尚氣質品味的提昇,而是讀詩者個人身上的變化,血肉之軀的變化。也唯有如此,才能還原詩最真實的面貌:「熱情」與「喜悅」。

第二講 隱喻(The Metaphor)

當我們在看一首詩,分析一篇文章,品味一本小說時,常在作者筆下發現許許多多的隱喻,例如眼睛與星星,女人與花朵,時間與河流,生命與夢,死亡與睡眠,戰爭與火等等,這時不禁要問:隱喻的目的是什麼?什麼是隱喻?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特性的隱喻?

波赫士認為隱喻的出現,在於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溝通過程中,「暗示會比任何一句平鋪直敘的話都要來得有效力」。經由文字的運用與其多變性,使創造出來的隱喻發生效果,更能滿足讀者的想像力。因此,「隱喻重要的是產生的效果,也就是要讓讀者或是聽眾把隱喻當隱喻看的效果」。

簡單來說,作者與讀者之間是藉著彼此的想像力來對話的,作者用自己的想像建構起隱喻,讀者則用自己的想像來抓住作者的意象。因此月亮是不是鏡子,女人是不是花朵,眼睛是不是星星,生命是不是夢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因為詩人說話的對象是他的想像」。

什麼是隱喻?

「所有的隱喻都是建立在兩個不同事物的連結之上」,而「運用事物的外表來做比喻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例如拜倫(Lord Byron,1788-1824)有首詩是這麼寫著,可謂已達非常完美層次的隱喻:

她優美的走著,像夜色一樣。
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

而且「只要我們有時間的話,我們幾乎可以創造出許許多多數不盡的隱喻」。波赫士更大膽的認為,「比喻的模式實際上只有十幾個而已,而所有的比喻也不過是任意變換的文字遊戲而已」。所以在波赫士想法中,隱喻是有其「模式」(pattern)可循的,藉著少數幾個隱喻模式可以演變出無窮無盡的變化。

但是波赫士也了解到「模式」的限制,所以他才會很「幽默的」對隱喻做出這樣有趣的結論:

第一個結論就是,雖然我們已經有了上百種的比喻,而且一定也可以在找出另外上千種的比喻,不過這些比喻其實都可以回溯到幾個最簡單的型態。第二個結論則是,有些比喻並無法追溯回我們既定的模式。

第三講 說故事(The Telling of Tale)

文學的起源為何?佛斯特(E. M. Foster)認為源自於原始民族傍晚坐在營火旁,想為整天耗精費神的獵食活動造成的疲乏不安,找些樂子而已。於是有人就在營火前吟唱一些簡單的句子(不管是自願還是被迫),大多數是描述族人是如何英勇的與獵物和其他部落相互搏鬥,最後贏得勝利。而說故事技巧更是攸關說故事人之生死的大事,因為如果說得聽眾們昏昏欲睡,等聽眾醒來可是會把說故事人丟進火堆裡當坐下一頓的晚餐呢。

試著想像當我們把時間拉回到原始部落人們聽故事的現場,我們可以看到一群人圍繞在營火旁專注的看著、聽著某人精彩的經歷,伴隨著隆隆的低音鼓聲,各種情緒隨之起伏不定,緊張、恐懼、尖叫、興奮、大笑...,於是文學就這樣誕生了。

在文學剛開始發展的階段,小說與詩歌兩者並不是截然劃分的,而一切文學的焦點就只有「說故事」而已。就以兩個最有名的史詩來說好了:

「伊利亞德」(Iliad)講得是一位英雄悻悻不樂的呆在帳棚裡,因為國王強走她美麗的奴隸,而拒絕幫國王打仗,後來他的好友假扮他上戰場結果慘遭殺害,他因此私怨發動戰爭,接下來是他把戰場上殺死的敵人屍體賣回給敵人父親的過程。在「奧德賽」(Odyssey)裡,則可以看到另一位英雄人物,他歷時十三年之久的海上冒險奇遇記。

荷馬(Homer)(故且不論他是一個瞎子吟唱詩人還是個秘密團體)將這兩個「故事」說得很好,時隔三千年後的我們至今讀起來,還是會為裡面各式各樣英雄人物的遭遇感到高興與悲傷。為何如此?難道不是因為這些故事喚醒了隱藏在我們潛意識裡古早時代圍坐在營火旁聽著饒富興味故事的記憶嗎。

從現代文學角度來看,與「說故事」這種形式表現最接近的是小說。詩由原先的「故事創造者」,「變得愈來愈文謅謅」,愈來愈遠離「說故事」的型態。小說和詩有何差別?「想到小說跟史詩的時候,我們會很容易陷入到這樣的思考中,認為兩者的主要差別在於一個是詩體,一個是散文體,一個是用來歌頌,而另外一個是用來陳述事蹟。」不過波赫士卻認為這其中還有更大的差異。「小說與史詩的差異在於史詩所描寫的都是英雄人物,而這個英雄也是所有人類的典型象徵。大部分小說的精髓都在於人的毀滅,在於角色的墮落。」

但是波赫士對現代小說發展的看法也是滿悲觀的。他認為「小說正在崩解。所有在小說上大膽有趣的實驗,例如時間轉換的觀念,從不同角色口中來敘述的觀念,雖然所有種種都朝向我們現在的時代演進,不過我們卻也感覺到小說已不復與我們同在了。」

他以喬依斯(James Joyce, 1882-1941)的《尤里西斯》(Ulysses)為例做說明,我們在這部小說中「讀到了幾千件關於這兩個主角的事情,不過我們卻不認識這兩個人。」相較起來,「我們對但丁或莎士比亞作品中的角色知道的還比較多,...我們並不知道關於他們上千件的瑣事,不過卻好像跟他們很熟。」

對此問題,波赫士認為人們依然喜歡聽故事和說故事,那我們要找誰來說故事呢?他的解答是這樣的,「我認為史詩將會再度大行其道。我相信詩人將再度成為創造者。」

第四講 文字—字音與翻譯(Word - Music and Translation)

我國的翻譯事業,悠久綿長。打從東漢明帝起,天竺僧葉摩騰、竺法蘭同譯「四十二章經」起,至今為止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古人翻譯講究的是品德涵養與學識能力兼備,重視的翻譯人員必備的條件;近人嚴復則就翻譯方法提出三大原則:「信達雅」。之間各種條件原則的掌握,以及優先次序是有許多爭議的。除此之外,在翻譯界中,自古至今一直有「直譯」與「意譯」之爭論,之間論辯亦無定論。

但是波赫士對此看法卻相當單純,他相信「翻譯也是某種程度的重新創作」。

就像是我們在閱讀過原著之後,多少會發展一些新的東西出來,依照我們自己本身的才氣,在使用的語言中發展出一些可能性。

「翻譯的文字與原著相比,即使一點也不遜色,但我們還是覺得原著和翻譯有所不同。這其中的差異不是翻譯者可以處理的,反而是取決於我們閱讀的方式」,「也就是說翻譯與原著作品之間的差異不在於文本本身」。「假設我們不知道哪一個是原著,哪一個是翻譯的話,我們就可以很公平的評斷了。不過,很不幸的,我們並沒有辦法做到」。

可見翻譯作品的價值不在於譯者是否忠實的將原著完整譯出,而是建立在讀者與譯文之間的閱讀互動過程中。因為如果「翻譯的作品在逐字比對下,都無法達到忠於原著的標準,那麼就更不可能做到每個字母都要雷同的程度了」。

波赫士這種觀點有其思想根基的。在波赫士的觀點中,詩就是詩,藝術就是藝術,即使是翻譯過來的作品,仍得要將其當作一個獨立作品觀之。因為「美學」的目的就只有「美」,「只有美的事物」,不應該「在乎美的歷史背景」、「美的外在背景」,也「不應該關心詩人的名諱或是他們的生平事蹟」。

第五講 詩與思潮(Thought and Poetry)

在討論波赫士這篇講題之前,先來看他在這篇演講文中提到的一首詩:

雲遊四海的想像之鴿
點燃了最後的愛戀,
光線,樂聲,與花朵之靈,
雲遊四海的想像之鴿。

波赫士認為,「這幾行詩什麼都不是,它們沒有任何意義」,它們之所以為詩,是因為這幾行詩「...代表的是美的事物。它們的韻味,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還真是回味無窮。」這裡就可以看出波赫士個人對於文學理論主張「求真」派的不以為然的態度了。這些人主張要將所有文學作品就像做物理實驗般的裂解物質的組成原子,進行拆解以恢復其最真實的面貌,這樣可以找出該文學作品最真實的意義。

但是任何一部文學作品真正的意義除了作者之外,無人可探求者。因此,又有人認為文學作品的意義不在於作者在創作過程中,腦中所想的、所要表現的那些東西,而是在於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與作品的互動產生的文本意義當中。

波赫士認為即使「文學作品所使用文字的意涵將會超越原先預期的使用目的」,但是文學的意義是不是被附加上去的,以詩而言,「我們都是先感受到詩的美感,而後才開始思考詩的意義。」他主張「我們其實不用這麼拘泥在這些詮釋上,不用侷限在任何一個詮釋。我們先要感受這首詩,然後才去決定要採用的是這一個詮釋,還是另外一個,或者是要照單全收。」「就讓詩維持謎樣的面貌,我們沒有必要把謎揭開,謎底就在詩裡頭了。」

為什麼要這樣?答案還是在於一個「美」字上。任何一部文學作品的創作者表現出來的風格是樸實還是雕琢,以及其真實意義,都不是決定該作品價值的因素。「當我們閱讀一位作家的時候,...我們都必須要先相信他」,「他們的文章段落、他們的文字儘管可能很難懂;我們可能會覺得這些文章很奇怪。不過卻能感受到文章背後的感情,這些感情都是真實的。」正是這種「真實的感情」,決定了一部文學作品的意義,這才是「美」。

第六講 詩人的信條(The Poet's Creed)

在這最後一篇演講中,波赫士以自己的經驗說明了一位詩人--或者說作家--在創作過程中應當要注意的一些原則。簡而言之,這些原則就現在眼光來看都不過是老生常談,像忘我的創作熱情、讓讀者自己去想像、掌握語言的特性等等,但是如果將時間推回演講的現場,當時可是20世紀的六十年代末呢(1968)。

在那個左派思想大行其道的時候,文學(或詩學)理論界中只會玩弄讓人摸不著頭緒的詰屈聱牙、艱澀難懂的術語。盧卡契的現實主義理論、班雅明的文學的社會學考察、巴赫汀的後語言學等等等等,不但讓文學脫離了生活,更讓文學遠離了最基本的定位:「美」的要求。

波赫士並不否認文本中語言的重要性與其具有的社會意義,但語言做為一個表達思想與情緒的工具外,也可以是「一種音樂、一種熱情」。這種情形,在「詩」中尤然。讀者在讀詩的時候,他是不會在乎這首詩使用語言的風格、方式、特性這些有的沒的,讀者在意的是他能不能從其中獲得「美學經驗」,也就是從詩中獲得喜悅的感受。特別是這種感受讓讀者覺得是針對他個人而來,有這樣的感觸也就夠了。

但是在創作者方面,波赫士提出的看法可能就有些矛盾。他一方面說,「要寫出一本好書,或許只要秉持一個簡單的中心原則就好了:故事的架構中應該要有一些有趣的想像空間才對」,因為讀者都會期待從作品中、聽到、得到一些東西,「當作家的只能暗示,要讓讀者自己去想像。如果讀者反應夠快的話,他們會對我們僅僅點出帶過感到滿意的。」但是,另一方面卻又提到,寫作的時候不需要考慮到讀者,因為「讀者」不過是個想像的產物。

這種「矛盾」看法在整本書中還是首見。而且如果考慮到整本書的中心-—「文學作品的美學體驗」,更是讓我感到訝異。在這六篇演講中,波赫士不斷的強調文學創作是主觀的,也是創作者個人「美的經驗」,因此怎麼會去考慮讓創作變得更「成功」呢?我想這個矛盾性或許需要波赫士進一步的說明吧。

波赫士個人的創作態度是如何呢?他是這樣說的,「我在寫作的時候,我會試著把自己忘掉。我會忘掉我個人的成長環境。我不過是想要試著傳達出我的夢想而已。如果這個夢想不是那麼綺麗的話,我也不會想要美化我自己的夢想,或者是想要了解它。」既然如此,何須考慮到讀者的想法呢?何須考慮到給讀者什麼呢?這都是很耐人尋味的問題呢。

2006/10/16

Dan Brown的四本小說

終於啃完這人的四本小說......

"Disgital Fortress",一個有關加密窄解密的故事。不過裏面的一流科學家看起來,個個跟白癡一樣,極度缺乏說服力。這本小說雖號稱有NSA退下來的科學家協助,但為何裏面對資料庫攻擊的主要情節中,竟然沒提到IT界最重要的一個課題 - 資料備份 Data Backup?在這本小說中,「資料備份」完全消失了,這是我個人覺得這本小說的最大敗筆。

"Deception Point",一個有關NRO為了現任美國總統蠃得新任總統選舉的政治目的,而虛構出一套發現外星生物的故事。這本比較像政治陰謀小說。看完後,覺得NASA真的該被裁撤了!

"Angels And Demons",Robert Langdon第一次出場的故事,還是天下菁英被小人物玩弄股掌之上的故事。本書中最荒謬的地方,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兩個人,都活得好好的、健健康康的,真的是"神跡"啊!

"The Da Vinci Code",Robert Langdon再度在睡眠中被電話吵醒、再度進行被追殺誣賴洗清罪名的冒險、再度蠃得美人歸的故事。那麼多 Eco 式玩弄知識迷障的情節,結果還是不知道為啥老館長死前要把自己脫得光溜溜的擺成一個大字躺在地上...難道這是信仰古老民間群交信仰的後遺症否?呵呵......

無論如何,Dan Brown對小說情節的掌控極為傑出,常常讓我緊張到一頁頁不停的翻下去,只為了想知道下一步的發展如何。每部都提出一個批判問題:例如 "Disgital Fortress"對國家安全的質疑、"Deception Point"的科學造假問題、"Angels And Demons"對天主教僵化教義的批評、"The Da Vinci Code"對天主教壓迫的指控等等,作者本人只是提出這些問題,他並不提供解答,能解答這些問題只有讀者。他希望讀者去思考,懂得質疑既有的觀念和想法, 不要一味的接受權威的指導等。從這個角度想,他的小說看起來又像是一本本說教意味濃厚的科普叢書了。

2006/10/13

絕命大煞星(True Romance)

《絕命大煞星》(True Romance),到今年已經有十年歷史了。大學時代看過的電影不計其數,但真正留下印象的是少之又少,《絕命大煞星》是少數讓我回味無窮的電影之一。這部電影的名字很『ㄙㄨㄥˊ』。記得當時看完這部電影,極力推薦給幾位也是喜歡看電影的學妹,一定不能錯過這部好片。但是,當她們聽到片名後,每個臉上都露出一副不削、鄙夷的表情,彷彿連聽到這個片名都會沾污了耳朵似的。可是每個在看完後都哭的淅瀝嘩啦的,直說好暴力,好好看。

為什麼看完會哭成哪個樣?我不知道。或許那個年代,大家喜歡的就是那種調調,什麼都無所謂,一切都不在乎。所有道德、理想、親情、友誼、愛情…都是那樣的輕,那樣的廉價,而未來只存在於電影院裡看著銀幕上所虛構出的幻想之中。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恰好是那個年代的那種廉價的生活價值。

由其英文片名來看,這部電影故事內容講的是一對男女之間的簡單愛情故事。但是卻因為男女主角彼此的背景不同,女主角是位妓女,男主角是個漫畫店店員,使得這段愛情故事看起來充滿著不確定性與不安。當時,影評將此電影比做九十年代的《我倆沒有明天》(Bonnie and Clyde),對本片的故事大概內容可見一斑。

劇情內容是描述單身害羞的漫畫店員克倫(Clarence Worley),一個人在二輪戲院中看著廉價的東方功夫電影,慶祝再平凡不過的生日。沒想到無意中遇上了一位陌生女孩阿拉巴瑪(Alabama Whitman),兩人共度春宵之後,女孩坦承她是他老闆雇來的妓女,只是給他的一個難忘的生日禮物。兩人在互吐心事之後,第二天天一亮就跑到法院公證去了。但是克倫為了取回阿拉巴瑪留在妓院的行李,

卻無意中殺掉妓院老闆,混亂中誤拿了價值五百萬的古柯鹼而被義大利黑幫份子追殺,由此而引發很跨東西岸的一連串槍擊暴力事件。

本片雖由以《捍衛戰士》(Top Gun)享譽盛名的東尼‧史考特(Tony Scott)所執導,但電影的風格卻是由編劇昆丁‧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所塑造。昆丁將B級動作片、香港黑道電影(英雄本色)、六十年代的東方功夫片中許多元素擷取出來,結合當時再通俗不過的社會現象,像毒品與性、家庭親情價值的崩解等,就成為一部及吸引人的「廉價」浪漫愛情電影。

這部電影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每一位出場角色的地位與即興式的演出。不同以往劇情片結構,本片除了男女主角有從頭到尾的一貫性外,其他所有配角都只串場幾分鐘或是一兩個鏡頭而已。這部電影就是靠著這些客串的配角們輪番上場精彩的演出,帶著觀眾的感覺很順暢的一路看下來,渾然忘卻傳統線性劇情結構的要求。在本片中串場的配角們,像Dennis Hopper演男主角的父親、Brad Pitt演耽溺於大麻煙中神智不清的怪人、Val Kilmer演的貓王幽靈、Gary Oldman演的妓院老闆、Christopher Walken演的黑手黨殺手、Samuel L. Jackson演的毒販、Tom Sizemore演的瘋狂警察等等,雖然份量在本片中雖只是一閃而逝,卻都讓觀眾回味無窮,直呼過癮。

正因為本片充滿著昆丁「戲弄」電影結構的操作手法,有人將與之前的實驗性作品《霸道橫行》(Reservoir Dogs),以及後來的成熟之作《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統稱為「塔倫提諾式極度暴力的荒謬喜劇」三部曲。《絕命大煞星》中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其過渡色彩,雖然擺脫了《霸道橫行》的實驗風格,但對電影結構的拆解仍未找到一個明白的方向,這種風格要到解構經典之作《黑色追緝令》方才真正確立。《絕命大煞星》提出的疑問,「如何用不同的演員推動連貫的劇情故事?」這個問題的答案,可只有從觀眾看完後的感動中找出來了。

最後,片中最值得看的一段,也是全片中最暴力的一段。是說男女主角為了將手中古柯鹼脫手而跑到好萊塢,當男主角外出處理事情,留女主角一人在汽車旅館時。沒想到黑手黨早已派人在旅館中等著,後來女主角被毒打凌虐,後來女主角抓到機會奮力反擊,將黑手黨殺手打死後仍像瘋子似的不斷朝屍體開槍。這種表現方法,可能頗讓當年許多女權運動份子叫好。但以我來看,這正好是昆丁式的黑色幽默。雖然他並未對「女人不乖就該打」這種男性沙文心態表示任何看法,但是隱約的可以發現,其實他對女人想取男性暴力而代之的作法頗不以為然。不過,這還是要觀眾親眼看過電影後出現的感受為準才是。

2006/10/08

[轉貼] 楊照 - 文化的理解與判斷

作者:楊照
出處:2003/07/28 聯合報

原住民殺豬文化該怎麼看?該學學馬林諾斯基,把客觀理解與主觀判斷分開來處理吧……

馬林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是一位偉大的人類學家。一八八四年他出生於波蘭,後來到英國在倫敦經濟學院得到了博士學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剛好在澳洲做田野調查,他的波蘭原籍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麻煩。澳洲是大英國協的一分子,和波蘭成了敵對國家。為了躲避身分帶來的尷尬與威脅,馬林諾斯基決定到南太平洋新幾內亞的超步連群島(Trobriand Islands),繼續進行田野調查。超步連島上只有跟現代文明幾乎沒什麼接觸的原住民族,也就不會有人來干涉馬林諾斯基到底屬於交戰中的哪一個陣營了。

可是戰爭一打竟然打了四年,於是馬林諾斯基也就被迫在超步連島從一九一五年一直待到了一九一八年。這本來是戰爭所造成的意外、偶然,馬林諾斯基卻善用了這個情境,創造出改變了人類學方向的「參與式調查」(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在馬林諾斯基之前,人類學家研究異文化,不一定要到現地做調查,往往蒐集傳教士、船員帶回來的訊息,就可以大作文章了。即使後來有些人類學家提倡田野、親身經驗的重要性,人類學家的田野通常也是幾個禮拜就做完了,從沒有人類學家像馬林諾斯基一樣,在異文化環境裡一待待了三年,而且跟他所要研究的對象生活在一起,幾乎變成他們社會當中的一部分。馬林諾斯基對超步連島的民族誌調查報告出版之後,其內容之豐富、見地之深遠,震驚了人類學界。從此之後,到所研究的文化區裡,居住一段長時間,到能夠「參與」其生活,就變成了人類學家必備的訓練,人類學報告必經的程序了。

藉由「參與式觀察」,馬林諾斯基得以去除自己所抱持的西方價值,進入超步連島民的信仰、價值系統裡,呈現出他們內在的生活邏輯。所以在馬林諾斯基的筆下,超步連島居民,不是愚蠢未開化的土著,相反地,他們做任何事都有他們的道理,只是他們的道理跟我們習慣運用的道理不一樣罷了。馬林諾斯基教會了人類學家採取文化相對態度,尊重異文化,才能真正理解異文化。他在著作中展現對超步連島居民的尊重,絕對是空前的。

一代宗師在一九四二過世,馬林諾斯基的太太授權在他身後出版了他在超步連島調查時所寫的私人日記。這本書有一個副標叫「嚴格意義下的日記」,因為馬林諾斯基的的確確沒有絲毫想到這些日記有可能公諸於世。日記中最驚人的內容是什麼?是馬林諾斯基發洩對超步連人的不滿、鄙視與不以為然。與他在正式著作裡的尊重態度大不相同。

馬林諾斯基是個偽君子嗎?我想不是。他是個比我們想像更清楚於自己角色分際的人。他用最尊重最客觀的方式記錄別人的文化,把自己的價值判斷保留在私心裡不隨便顯露。原住民殺豬文化該怎麼看?該學學馬林諾斯基,把客觀理解與主觀判斷分開來處理吧。

2006/10/07

黑鷹計畫(Black Hawk Down)

1993年,一組受過專業訓練近百人的美軍突擊隊,在非洲執行一項人道救援任務時,因誤判情報,兩架黑鷹直昇機被敵軍擊落迫降至索馬利亞,秘密任務衍生成戰爭事件。數量不到百人的美軍突擊隊必須對抗5,000名以上索馬利亞暴民的猛烈攻擊,在雙方人數和火力相差50倍的緊張情勢下,兩方展開一場無可避免的戰役。雙方激戰十五小時,堆積如山的彈殼灑落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休的戰場上,當時戰況相當慘烈。美軍增員前往救援,並堅持「無論生死,所有弟兄都要回來,決不放棄任何一個同袍」。本片是根據真實的戰爭改編而成的,還原1993年索馬利亞戰事,此事是柯林頓在美國總統任期外交史上最挫敗的一次,是繼越戰之後最慘重的失敗。

好萊塢在各類型影片中,拍的爛片不少,唯獨戰爭片此一類型卻一枝獨秀,幾乎部部都在水準之上。或許是因為戰爭這個主題,特別能將「人性」這個因素發揮得淋漓盡致。《黑鷹計畫》(Black Hawk Down)整體觀之,是近年來少見傑出的戰爭片。所要表達的內容,並不在質疑戰爭的原因,而是企圖將人性受戰爭的影響,真實的呈現出來。

《黑鷹計畫》的好是好在可以用全然對立的角度,來看這場戰爭的過程。從正面來看,可以從影片裡看到邪惡的第三世界軍頭肆意屠殺平民百姓,可以看到軍中袍澤的患難扶持情感,可以看到上下一心同心協力共度難關的友誼,忠誠、愛國、信任等等人性中光明的一面。但反過來看,卻可以發現這是一場荒腔走板的戰爭,一連串無前瞻眼光更無擔當魄力的決定導致無謂的傷亡,使得美國軍人與索馬利亞平民百姓的死,變成一齣荒謬劇。

好萊塢戰爭片最大的問題是如果電影的內容涉及到由美國人發起的戰爭,免不了會以美國人的意識型態為自己的立場辯解。《黑鷹計畫》也無法擺脫為美國立場辯護的缺點。片中對美國政府涉入索馬利亞內戰原因,並未做詳細的敘述,只說是為了維護聯合國和平部隊的安全,以及確保國際救濟品能直接送到索馬利亞難民手中,不被軍閥強奪過去。然而,美國政府不是不清楚,索馬利亞內戰其實就是非洲部落間爭鬥關係的放大衍生,今天消滅某個軍閥,明天又會有新的軍閥取而代之,受苦的永遠是敗戰的部落人民。人民也清楚這個道理,受傳統文化所型塑的觀念也視其理所當然,為了不願變成戰敗的部落,對待其他部落也是手下不留情的。因此,當美國大兵挾其「上國之姿」與「救世主」的意識型態進入蠻荒非洲,變得極為格格不入,受到相當大的挫折。

片中喬許哈耐特(Josh Hartnett)飾演的美軍士官一開始正是抱著要來幫助解救那些受苦的非洲難民,幫助他們打垮暴政的理想來到這裡,但是經過這場戰爭洗禮下來,見識到非洲人的毫不領情,他與自己的弟兄一個個在死亡邊緣掙扎求生,眼見自己的弟兄因傷而慢慢的走向死亡,開始懷疑自己當初持的理想主義是否過於一廂情願?是否過於自大?經過一場戰爭,他反思自己獲得了什麼?失去了什麼?電影中並沒有給他答案,觀眾卻給了詮釋。他失去了理想,卻獲得了成長。

《黑鷹計畫》在許多人眼中,認為不過是另外一場為美國人「入侵」和「殘殺」索馬利亞人辯護的電影。從戰爭的死亡人數來看,十五個小時下來,19比1000,其中多數是手無寸鐵的平民。為此,電影特地用「交戰守則」解釋,當民眾拿起槍來開火,即被視為暴民而可以反擊回去。即以片中一個片段為例,當一位母親看著懷中孩子被流彈打死之後,傷痛憤怒之下拿起槍來要攻擊殺害她孩子的兇手時,卻反被美軍當場擊斃。這種辯護比不辯護還叫人感到痛心,也讓人見識到在被瘋狂支配的戰場上,人性不再受文明的束縛,生命的尊嚴比不上一顆發熱的子彈。或許這就是現代戰爭真相,真正的敵人不再是戰場上的武裝士兵,而是身邊看似平凡不過的陌生人,他們的面孔是那麼的模糊……

混沌理論這麼說的,任何一個系統只要出現一點變化,則將導致整個系統的崩潰。舉蝴蝶現象來說,地球上的大氣層屬於封閉系統,但今天只要北京一隻蝴蝶翩翩飛舞,將導致明年紐約吹起大風雪。一個微小無法預期的變化,將徹底的改變整個系統的面貌。《黑鷹計畫》中美軍憑藉著優勢的武力與訓練精良的兵力,執行一道簡單不過的反恐怖份子計畫,從指揮的將軍到戰場執行任務的士兵,都認為輕而易舉只要半小時即可完成的計畫,卻因為一連串無可預期的失誤,變成一場19:1000死亡人數的混戰。

第一個失誤是戰略目標不清楚。美軍派兵行動的目的為何?華盛頓政府官員認為是協助聯合國和平部隊,但前方將領卻認為他們的目的是消滅恐怖份子,一勞永逸的解決索馬利亞內戰問題。但問題是索馬利亞的問題需要美國人來解決嗎?片中所見,索馬利亞人民並不領美國人的情,因此使取得恐怖份子的情報變得相當困難,最大的問題即在於無法打進索馬利亞人民當中。當內部戰略目標發生衝突時,就造成彼此的壓力,華盛頓方面認為軍方曠日廢時毫無成就,軍方為急於表現就不得不急就章的擬定不完備的行動計畫抓些恐怖份子交差。在擬定這些行動過程中,可以看到美國人的自大心態作祟。當時聯合國和平部隊不是只有美國,美國行動也不和其他國家相商,一意孤行的執行計畫。當事發不可收拾,才想到要請其他國家介入協助救援;請求幫忙時的姿態又擺得相當高,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仍誰看了都很刺眼。。

第二個失誤是美軍的輕忽大意,失去戰術上先機。任何一場軍事任務都是生死關頭,不能掉以輕心。美軍以為他們對付的仍是拿著矛槍、茹毛飲血、衣不蔽體的落後非洲土著,憑著自己強大的武力,執行這個反恐怖計畫真是大材小用。於是在整裝不夠完備的情形下,彈藥、飲水、急救物品帶的不夠充足,必要的裝備如夜視鏡、防彈衣等也不穿戴上,就出發執行任務了。戰場上決定勝負的因素,裝備雖不是充要條件,卻是必要條件。特別是當所有先進戰術都無用武之地時,最終仍要回歸至最原始的戰法,雙方靠著手中的武力將對方打倒。

片中出現了美國軍方所研發的現代戰爭戰術觀念,空中配置火力強大的直昇機,一方面增加兵力調度的速度,一方面做地面部隊的火力支援,再配合地面的裝甲車隊與攻擊步兵,由空中至地面築成一道「火力牆」然後逐步向前推進。這種三度空間戰法可是第一次在銀幕上出現在世人眼前,值得研究。但沒想到他們的對手早就從國際軍火商(包括美國自己)買到許多軍火,他們認為只要螞蟻夠多,一樣能淹死像美國這頭大象。索馬利亞民兵憑著簡陋的步槍、機槍、火箭彈,將美國人打得哀聲連連。他們先是燃燒廢氣輪胎,製造出濃密黑煙降低直昇機的視野,然後用火箭彈打下直昇機;接著在各主要路口堆起路障,阻礙地面車輛與部隊的行動效率,並利用建築物和地形將對手一個個的區隔開,最後憑著僅有的人數優勝將美軍一個個的殲滅。

第三個失誤是無法掌握戰場的瞬息變化而做出正確的決策。片中當第二台黑鷹直昇機被擊落時,機上存活下來的駕駛被上千名民兵包圍,指揮部卻為是否派人救援陷入長考。當有人自願前去救援時,指揮官應考慮到救援行動是否有用,還是徒增傷亡。指揮官做的正是這種工作,決定如何有效的殺死自己人,而不能為小節所困而失大局。但是當明知救援行動無望時,最高指揮官竟下令要戰場指揮官自行決定是否派人前去救援,戰場指揮官卻為此小節所困而派人前去救援。但問題是派的人數竟然只有兩人,這兩人裝備火力再怎麼強大,試問如何面對上千名的暴民?結果是不但直昇機駕駛不但未被救回,反而徒送兩人性命。

《黑鷹計畫》很技巧的用正面態度來包裝對戰爭、對美國政府、對美國軍方的控訴,無論親美、反美都能從其中看到他所要看的、所想要看的內容,也讓我對導演Ridley Scott重拾信心。影片盡實的呈現當時面貌,觀眾真得可以感覺到子彈在耳朵邊亂竄的呼嘯聲。戰場的慘酷面貌與心理煎熬,也有身歷其境的感受。但是戰爭的意義何在,人類為何能對異己毫不留情的盡情殺戮,本片並未給一個明確的答案,也無法找出一個簡單的答案。對於這部電影,印象最深刻的場景是最後一群美國大兵因為趕不上裝甲車隊,只有跑步回到營區那段。這是整部電影中最富含影像意義的片段,音效淡化至幾乎消失,代表著這群虎口餘生的士兵們一心一意的只想回到營區;濃密的白煙遮蔽著不知還有多遠的目的地,表示求生之路是多麼的茫然;路中開心招手一起奔跑的非洲小孩,就像天使指引著去路;道路兩旁開心揮手跳躍、像是迎接馬拉松冠軍興奮的大叫,隱藏著化解不開的騷動不安。此一片段,算是近年少見的經典段落。

本片起用眾多優秀的二線演員,如Josh Hartnett、Ewan McGregor、Tom Sizemore、Sam Shepard、William Fichtner、Eric Bana等,正因為不靠大牌做賣點,完全以劇情取勝。也因此在2001年底,打下了《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而登上賣座電影。另外,在《魔戒》當中扮演帥氣無比的精靈神箭手勒苟拉斯的演員Orlando Bloom,也在本片中飾演一位剛出場就摔落直昇機被後送的美國大兵。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電影配樂是由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編寫。他刻意塑造出非洲傳統音樂和美國電子音樂之間的對比,以象徵第三世界的原始民族對抗來自高科技世界的美軍。藉由這種衝突性,以達到所要表現的戰場上的混亂與肅殺氣氛,以及瀕臨生死關頭中生命的掙扎與哀痛。這裡推薦片由尾曲Joe Strummer and The Mescaleros主唱的"Minstrel Boy",其歌詞來自愛爾蘭古詩,敘述戰士投入戰場前視死如歸的精神。

防火牆(contre-feux) - 抵擋新自由主義的入侵

防火牆
出版:麥田(2002/8)
作者: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

作者簡介(取自書耳作者簡介)

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2002),1930年8月1日生於法國庇里牛斯山—大西洋省的東洱市(Denguin)。先後在波城(Pau)中學、大路易中學、巴黎大學文學院及高等師範學院受教,取得哲學教師資格的學銜。1955年任教於慕蘭高中(lycée de Moulins),1958年到1960年任教於阿爾及爾大學文學院,1961年到1964年在里耳(Lille)大學任職。自1964年起任教於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EHESS),1981年正式成為法國學院(Collège de France)社會學教授。他同時也任高等社會科學院主任、歐洲社會學中心主任,並主編1975年創刊的《社會科學研究學報》(Actes de la recherché en sciences socials, ARSS)。著有《繼承人》、《再生產》、《區別》、《實踐感官》、《實踐理性》、《世界的悲慘》等書。2002年1月23日辭世。

什麼是「新自由主義」?

在討論布赫迪厄對新自由主義的批判之前,先簡單介紹什麼是「新自由主義」。但是要知道什麼是「新自由主義」,就必須對「自由主義」的發展有初淺的認識。

一般公認,「自由主義」的創始者為十七世紀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1632-1704)。至於「自由主義」為何會出現在英國?為何會由洛克所提出?這是有其相當複雜的歷史與思想的背景,這裡只簡單介紹一下洛克的思想概要。洛克認為人都是生而自由的、平等的、獨立的,因此要了解人,必須就個體的人做觀察,而非從整體的人來了解。道德上的善惡,就個人而言,不過就是經驗上的樂與苦而已。每個人的經驗的不相同,所以善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不相同的。這種以個人的經驗為道德與知識的哲學基礎,正是所謂的「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又稱為「自由主義」(Liberalism)。

「自由主義」的發展到了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便分成兩派:一是原先以英國「個人主義」為發展背景的「經驗哲學」,這派代表人物除了洛克外,還包括柏克萊(George Berkeley,1685-1753)、休姆(David Hume,1711-1766);一為受到歐陸浪漫主義影響的「唯心主義」(Idealism),代表人物包括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前者的發展到了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1723-1790)提出「看不見的手」之後,成為近代「資本主義」經濟學的開端;後者到了馬克思(Karl Marx,1818-1883),因資本主義流弊與歐洲社會主義悠久傳統,結合當時科學研究方法而成為「馬克思主義」(Marxism)。

「資本主義」發展到後來,其追隨信徒如邊沁(Jereme Bentham,1748-1832)、詹姆斯‧米爾(James Mill,1773-1836)與約翰‧米爾(John Stuart Mill,1806-1873)父子等,而提出了以「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為善」這種後來稱做「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的信條。其中因約翰‧米爾曾與其妻子海麗‧泰勒(Harriet Taylor)合著一本諸名的《論自由》(Easy on Liberty),而被尊稱為「自由主義」之父1。本書中約翰‧米爾為思想與言論的自由提出強有力的辯護,並且建議對國家干預人民生活的權力設限。這種說法其實仍是溯自亞當‧史密斯在《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中的「管得最好的國家最好」此一論點,這是因為傳統「資本主義」受到洛克契約論的影響,認為國家不過是人民之間為了避免「自然狀態」的慘狀,所不得不放棄自己一部份自然權利而定約所成立者,而國家的義務即在於維護人民的生命、自由、財產這些自然權利,如果國家未能實踐此義務或超出契約中和人民所約定的事項,代表國家無法履行契約或破壞約定,因此人民有權推翻國家另訂新約。因此,「資本主義」一開始也認為國家管得越少越好,但是到了20世紀時的30年代,發生了經濟大恐慌,當時為了刺激景氣成長,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理論因應而生。

1. 很巧妙的,海麗‧泰勒的名字與對自由主義的貢獻被「刻意的」忽視了。這是一些女性主義對自由主義深不以為然的緣由。

凱因斯理論的一大特點,就是利用國家的力量,以增加政府支出、調降利率、與減稅等政策措施刺激市場需求的有效提升。當時運用凱因斯理論最成功的國家,包括二次大戰前的德國與美國羅斯福「新政」。後來因為擁護凱因斯理論的政策支持者,為有別於傳統「國家管得越少越好」的政策主張,而將自己稱為「自由派」,並將傳統理論的支持者稱為「保守派」。然而,凱因斯理論並非毫無問題。由於政府無限制的支出,導致財政赤字不斷惡化,而由政府所介入的各項公共建設與事業,也因為缺少競爭因素而導致效率不彰、浪費與負債等。為了解這些問題,並進而提出解決方法,經濟學轉而訴求傳統理論中的「市場競爭」法則,再次提出「國家管得越少越好」這種論點。不過,這次傳統理論的「再生」,有別於傳統理論之處,在於其能提出一套結構嚴謹的數理論證方法,證明「市場法則」的有效性,以推翻國家力量介入市場的理由論據。這類的政策主張包括英國柴契爾夫人當政時的柴契爾主義,與美國雷根總統時代的「供給面經濟學」等,其主要的政策論點包括:國營事業民營化、降低營業稅、使用者付費等。

再次的,為有別於傳統理論,新興的傳統理論將自己稱做「新自由主義」,而把傳統理論稱為「古典理論」。「新自由主義」支持者自認自己才是真正的「自由派」,於是將主張由國家力量主導市場運作的支持者稱為「保守派」2。「新自由主義」的幾個重要理論學派,包括:貨幣理論(Monetary Theory)、人力資本理論(Human Capital Theory)、財產權理論(Property Theory)、與公共選擇理論(Public Choice Theory)等。這些學派與理論的重要領導者,如傅立曼(Milton Friedman)、貝克(Gary Becker)、布坎南(James Buchanan)等人,更是80到90年代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常客。這些人的論點,在90年代末至今,也成為台灣政經學界的顯學。

回過頭來看,左派社會主義思想自蘇聯解體之後,也非完全停滯不進。接著就來看這本反「新自由主義」大作(其實只是一本小書),《防火牆(contre-feux)—抵擋新自由主義的入侵》裡面對「新自由主義」內所隱含的保守革命大加噠伐。

2. 這也是西方「自由派」與「保守派」有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的原因。在觀察西方媒體或學界主張時所指稱的「自由派」或「保守派」,必須仔細的釐清其真正的指射對象為何者。

防火牆(contre-feux)—抵擋新自由主義的入侵

布赫迪厄在《防火牆》一書中,利用在各地所發表的各篇短文與演講,提出他對「新自由主義」的嚴厲批判。他認為「新自由主義」的興起,其實正是傳統那種以剝削弱勢族群為尚的資本主義的復辟。這次,資本主義有了科學的數理方法為武器,加上無知的傳播媒體、記者、與「媒體型的知識份子」3推波助瀾,漸漸危及社會主義運動經過多年鬥爭所獲得的文化基礎。本書雖分做多篇短文,但大致可分成四個主題:「新自由主義」興起之因、「新自由主義」所造成的問題、對抗「新自由主義」運動、與如何抵抗「新自由主義」的入侵。

3. 「媒體型的知識份子」是布赫迪厄對電視媒體觀察與批判所提出的一個現象,其所指者即為那些在媒體主持人(包括記者、電視主持人等)所限定的議題、時間內能夠侃侃而談,卻又言之無物,不斷反覆複誦大眾都已知曉言論的那些「社會菁英」。

為何「新自由主義」會受到歡迎?

布赫迪厄認為「新自由主義」的興起主要原因,一是「新自由主義」是一個「自我實現的神話」,一是「知識份子的墮落」。

韋伯(Max Weber)曾經說過,統治者永遠都需要合理化他們特權的一套神話,一套可以從理論上替他們特權辯護的社會正統論。其中以個人能力(天賦異稟)做為區別彼此,正是這套統治者及其他人所接受之社會正統論的核心。

這種以「回歸個人主義」的論點,正是一種自我實踐的預言。回歸個人,讓我們可以「譴責受害者」。因為受害者要為自己的不幸負責,也讓我們可以向受害者宣傳「自求多福」。於是,企業裁員美其名為「瘦身」,而被裁掉的員工則普遍視為「能力不足」者,這一切都是在要減輕企業負擔的幌子下進行的。其中,「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正好提供一個為其特權辯護的最佳工具。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是(除了幾個例外)一個重視純粹數學方法的抽象學科,藉著一種狹隘又嚴格的理性概念(即個人理性)之名,計算出社會與經濟結構的存在條件。這種毫無理由依據的將經濟與社會一分為二,並提出其政策主張,正是造成所有政策失敗的根源,因為這種政策只知道要維護「經濟的穩定及秩序」,而忽視因此而付出的社會成本。但是問題在於「新自由主義」支持力量來自社會上的利益代表者,包括股東、金融操作者、企業經營者、保守政治人物、擁護自由放任政策的社會民主黨人士、財經高官、以及那些不必承受任何風險的人。他們所代表的這股政治經濟力量,傾向於擴大經濟及社會的分裂,藉此在現實社會中以建構維繫其利益基礎的經濟理論。

知識分子雖然擁有文化資本可與統治者相抗衡,知識分子的義務正如哲學家,會去質疑那些理所當然的自明之理,那些是不管自己或他人看起來都有問題的自明之理。但是為什麼知識分子會從積極參與者,轉變成放任不管呢?一部份是因為知識分子雖然是統治者當中的被統治者,但他們還是屬於統治者的那一群4。另外,就是那些自以為懂得一點經濟學皮毛,就自認為可以去宣揚那些不當引用的經濟學字眼的政治人物、記者,和泛泛之輩的推波助瀾,使得「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能散佈到經濟圈以外。這種一點一滴的灌輸,可以產生很深刻的效果。也因此,到最後「新自由主義」思想變得像是一種不可避免的事實。

4. 這必須從社會學中的階層、階級、宰制等觀念來想像。

「新自由主義」所造成的問題

首先,「新自由主義」將破壞福利國家的哲學基礎。福利國家建立過程中所爭取到的各項社會權益,例如像工作權、社會保險等,都是經過無數次多少男男女女為此受苦及奮戰所獲致的成就,因此這些社會權益都是珍貴的人類文化成果,尤其可貴者,這些文化成果不是存在於博物館、圖書館或學院裡,而是活生生的在人們生活裡產生作用,引導著人們每一天的存在。

這些文明所累積的成果,需要的是普及化與世界化,擴散到所有的領域。但是「新自由主義」卻企圖從經濟上及社會上,以「全球化」或以發展較落後的國家的競爭為藉口,去質疑這些成果。「新自由主義」的意圖,就是要瓦解社會權益。其中最明顯的現象就是,「國家的左手」覺得「國家的右手」5不再知道,或再也不想知道「國家的左手」到底在做什麼。總之,就是不想再付出代價。造成許多社會工作者絕望的主要原因,在於國家從許多屬於其管轄負責的社會領域中退出,或正在退出:例如國宅、公共電視及廣播、國立學校、國立醫院等。

5. 「國家的左手」是由所有社會工作者,如社工人員、輔導人員、基層行政人員、以及學校教師等所構成的;換言之,即為國家裡所有需要大量開銷的政府部門。「國家的右手」,則是由法國國立行政學校畢業的菁英所充斥的財政部、公民營銀行及部長辦公室所構成者。

其次,「新自由主義」在政治方面所造成的危機,則是出現對公共事務的漠不關心與「反國會主義」。這正充分反映出人民對於國家作為公共利益負責人的絕望心態。布赫迪厄指出,當人民對國家和公共福利進入信心危機的時候,可以看到兩樣東西的大放異彩:在領導者那裡,是貪污腐敗,這和對公共事務的漠視有關;在被統治者那裡,則是個人的宗教狂,因為他們對於訴諸現世,已經不抱任何希望。

最後,在社會上則形成到處「工作不穩定」的現象。「工作不穩定」現象影響所及不僅是工作者的心理層面,更影響了社會與經濟層面。布赫迪厄發現,如今工作到處都是不穩定的。不只是在私部門裡,在公部門裡也是,有越來越多臨時代理的工作。工作不穩定對當事人影響巨大,未來變得不確定,使之無法做理性的預期,生存的結構性破壞,包括時間結構的被剝奪、人際關係的惡化,然後是與時間空間關係的被拆解。

這種不確定感會一直在那裡,無時無刻的存在每個人腦海裡。也存在於意識與無意識之中。因為有一大群文憑所造成的後備軍,讓每個有工作的人強烈感覺到他個人的可替代性。他之所以能有工作,是一種特權,一種脆弱而且受到威脅的特權。客觀的不安全感形成一種普遍化的主觀不安全感。這不只是影響到所有的工作者,甚至也可以影響到那些沒有(或還沒有)直接受到打擊的人。這種「集體不安全感心態」,是士氣低落及社會動員瓦解的根源,更是造成人們之間「搶工作」現象原因。這種比企業間的競爭更為野蠻的搶工作現象,其實是人與人之間相互鬥爭的根源,使得團結互助的價值及人情味都破壞殆盡,成為一種赤裸裸的暴力。

工作的不穩定除了直接影響到當事人,間接地也影響及其他人,不只是因為它所引起的恐懼,而且還因為有系統地利用所謂的不穩定化(工作臨時化)策略來製造恐懼。例如所謂的「彈性化」措施(包括工時、工資等),就是利用塑造一種不安全感的狀態來從中獲利,而彈性化又同時強化這種不安全感。它壓低成本,而成本要壓低,這就要使工作者永遠處於一種會失去工作的危機中。

6. 作者認為「彈性化」措施背後,不只有經濟動機,還有政治動機。

如此一來,工作的不穩定現象被納入一種新形式的宰制模式中。這種宰制模式,是建基在不安全感的普遍化及永久化之上,目的在使工作者變得順服,並且接受剝削。此即所謂的「彈性剝削」(flexploitation)概念。這個概念,提到不安全感的理性管理,特別是透過生產空間的操縱,在社會權益最多、工會最有組織的國家(這和一國之領土及國家歷史有關)的工作者,和社會權益上較落後國家之工作者之間,製造競爭。並且藉著表面中立的機制(如我們的勞委會),擊破抵抗的力量,獲得屈服和順從。工作不穩定所造成的屈服態度,是成功剝削的條件,其所靠的基礎,是為數越來越多的不工作者,和為數越來越少的工作者(但其工作分量也越來越重)之間的劃分。

這種新興的優勝劣敗制度,在不安全感、受苦及緊張狀態之中,找到工作者對工作及企業臣服的原動力。其之所以能如此完美地運作,主要原因來自兩方面:一是因為有「工作不安全感」的慣習;其次,則是在各個工作階層(甚至包括最高階層的管理幹部階層)中,都存在著有「一大群被工作不穩定及長期失業威脅所馴化的後備勞動力」。這兩者一起造成工作不穩定化的慣習。這個由「新自由主義」所倡導的經濟秩序(高舉個人自由)的最終基礎,其實正是失業、工作不穩定及害怕解雇之威脅所構成的「結構性暴力」。職業階層,到越來越近的整個社會階層,似乎是建基在一種由「能力」或(更糟糕的)「智力」來決定的層級上。

偉大的「新自由主義」思想所建立起的烏托邦,立即可見的效果是:經濟上最先進的社會裡,有越來越多的人飽受痛苦和不幸,貧富收入的差距越來越大,電影、出版品等等自主的文化生產領域也因為越來越商業化而逐漸消逝。而能夠阻止這一惡性循環的集體機制(「公共」概念的普遍價值的看護者的「國家」)也受到破壞。在國家裡,在企業裡,優勝劣敗的觀念大行其道,加上對贏家的崇拜,人與人之間無所不爭,無所不鬥,犬儒成為所有行為的規範。

對抗「新自由主義」的運動

布赫迪厄在本書中所寫的短文,有許多是針對當時法國發生許多社會運動時而寫。收錄在本書中者,主要有:1995年10月17日巴黎火車爆炸案、1995年12月法國大罷工、1998年1月17日法國失業者佔領高等師範學院、以及他對「全球化」的批判。

巴黎火車爆炸案

1995年10月17日星期二,一輛巴黎區間火車的第二節車廂發生一起爆炸案。當時駕駛這列火車的一名鐵路員工,非常冷靜地疏散乘客之後,提醒大家不要把罪怪在阿爾及利亞社區的頭上。他淡淡的說,阿爾及利亞裔也只不過是一些「像我們一樣的人」罷了。

嚴格而言,本篇文章並非是自發性的對抗「新自由主義」思想運動,但是布赫迪厄卻因為此事件表達出他對法國內部存在的種族問題的看法。布赫迪厄特別稱許這位鐵路員工所說的這段話,他認為這段話正好戳穿一些法國政客與無知的傳播媒體,企圖將政治社會問題簡化的歸咎給法國境內的少數族裔(特別是阿爾及利亞族裔問題)6。鐵路員工的這段話,鼓勵我們更堅決地對抗那些只想便宜行事,企圖扭曲複雜的歷史事實,把歷史簡化成簡單而令人心安的善惡二元論的那些人。而這種二元論觀點,在電視媒體上卻已構成常態模式,只是簡單地表態贊成或反對一個想法、一個價值、一個人、一個制度或一個狀況,而無能於從事實上去分析它,多角度地來看它到底是什麼。

6. 1991年12月26日,阿爾及利亞舉行三十年來的第一次選舉,長期從事社會工作的宗教組織救世伊斯蘭陣線,在430個席次中獲得188席,贏得第一輪的選舉,卻被當時執政的軍政府以該陣線將要進行像伊朗激進宗教革命為由,在1992年1月11日禁止了第二輪選舉。這個選舉無效的宣告,還得到了原殖民宗主國法國的同意。從此,軍政府和宗教組織間結下不解之仇,以極端恐怖主義的瘋狂屠殺,經常出現在阿爾及利亞各地。

鐵路員工的這段話,也證明了人民有能力可以抵擋大眾媒體的語言暴力。在這個案例中,只有嚴謹的狀況分析及制度分析,才是對抗偏見和善惡二元論最有效的良藥。

1995年法國大罷工7

1995年12月因為右派政府所提出的社會改革方案,法國運輸工人發起一場為時近一個月的罷工運動。這篇正是布赫迪厄在罷工期間,為支持鐵路工人們所做的發言。

7. 1995年右派總理朱沛(Juppé)執政,針對繁冗的行政及整個社會福利系統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面對歐盟有關財政赤字的壓力,政府宣布要將國家機器現代化,改革保險制度,限制工人領取退休金資格,特別是提高國鐵工人的退休年齡,延長工作時間等。11月11日,朱沛在國會提出改革方案,卻遭到公營部門和運輸工人自24日起發動罷工。近一個月的大眾運輸系統罷工,癱瘓了整個巴黎。朱沛拒絕工會的「談判」要求,直到聖誕節前夕社會高峰會議落幕。這個對抗當權者的社會運動,雖然促使朱沛下台,但是後來執政的左派喬斯潘政府卻沿襲不少朱沛的改革方案。

布赫迪厄認為這次運動,反映了法國當時社會上的階級對立問題。由當時執政總理朱沛的言論中可已發現,執政者刻意將社會劃分成「開明的菁英」和「衝動的人民」(及其代表)。這種言論其實是每個時代、每個國家都有的典型反動思想,只是今天它換上了一種新的面貌。這些新起的國家貴族,是藉由文憑及科學權威(特別是經濟學的)獲取自身信仰與言論的合法性。對這些統治新貴而言,他們堅決的認定理性和現代、運動和改革,都是站在當權者、部會首長、老闆或「專家」這邊的;至於人民、工會及批判的知識份子,都是不理性和落伍,遲鈍和保守的。這些新興國家貴族,鼓吹國家的終結及市場邏輯的全權宰制(用消費者取代公民)。他們的作法掠奪了國家機能,他們把公共財變成私有財,公共事務變成囊中物。

這次運動,代表的是民主對技術官僚的反攻,人民必須和專家專制做個了結。像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這類的專家,強制我們接受新怪獸(財經市場)的判決,不願做雙方的協商,只想單方向的「說明」。我們必須打破「新自由主義」理論家所宣傳的歷史必然性,我們必須要創造集體政治運作的新形式,使之能把各種必要性,特別是經濟必要性(這可以是專家的工作)列入考量,以便克服甚至瓦解這些必要性。首先是知識份子、作家、藝術家、學者等,由他們幫忙打破技術官僚對傳播工具的壟斷。其次,從科學和經濟這兩處(「新自由主義」的強勢之處)著手,藉由反對他們那種抽象而片段的知識,以凸顯出一個較有人性與叫符合人所面臨現實的知識。

1998年失業者運動

1998年1月17日,一群法國失業者佔領高等師範學院時,布赫迪厄認為這個運動最特殊之處在於其最先爭取到的,就是運動本身的存在。這個運動使失業者及所有工作不穩定者(其數目每天還是不斷在增加)脫離隱形、孤立、沈沒的狀態,也就是脫離不存在的狀態。藉著重見天日,這些失業者使所有像他們一樣因失業而遭遺忘及活在羞辱中的男男女女,重新存在,重新獲得某些尊嚴。這個運動也凸顯出,現今,解雇的威脅仍存在所有階層中。工作的不穩定使得宰制及剝削可以得逞,無論是公營還是私營部門裡,整個職場都受其影響。

法國失業者運動的影響所及,在呼籲歐洲所有的失業者及工作不穩定者,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顛覆性理念,這一理念可以成為鬥爭的工具,而每個國家的運動都可以運用之。這個運動中的失業者要提醒所有的工作者,他們和失業者其實是同夥的。失業者的出現,其實正是「新自由主義」政策造成的後果。唯有進行一場超越各國之內工作者與非工作者之分,以及超越國與國間的所有工作者和非工作者之分的動員,或許才能對抗那個藉失業者使工作者(一個擁有不確定性「特權」的不穩定工作者)乖乖閉嘴的政策。

對全球化問題的批判

布赫迪厄認為「全球化」只是一個迷思,一個強勢的言論,一個力量的概念,一個擁有社會力及讓人信仰的概念,是用來是對抗福利國家中社會權益的主要武器。「全球化」運動背後真正推動的是保守革命,倚靠的是進步、理性及科學(指的是經濟學)以合理化其復辟,並且把真正進步的思想和行動貼上過時的標籤。因此,歸根結柢而言,「全球化」只不過是一個為保守者辯解的迷思。

舉例言之,金融市場的全球化正逐漸實現。藉著減低各國內司法的控管,與現代溝通管道的改善(使得溝通成本下降),我們逐漸走向一個統一的金融市場。這個金融市場是由某些經濟體所控制的,也就是那些最有錢的國家,特別是那些國幣被拿來當作國際準備貨幣的國家,他們因此可以在金融市場裡擁有更大的自由度。金融市場做為一個行動場域,於其中,統治者(特別是美國)所佔據的位置使他們可以決定此場域中大部分的遊戲規則。簡言之,全球化並不是一種各國金融市場均質化的過程,反而是少數幾個宰制國家將其影響力擴張到所有國家金融市場裡的過程。

如何抵抗「新自由主義」的入侵?

布赫迪厄認為可以從思想基礎、社會動員、知識份子責任、與建立跨國性組織來抵抗「新自由主義」的入侵。

在思想基礎方面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新自由主義」言論是如何產生?又是如何散播出去的?經過對「新自由主義」論點的分析,了解其生產及灌輸的機制,才能抵抗「新自由主義」的臆斷。要使一個錯誤的思想成為自知之明,本來就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不斷的製造這些逐漸成為所謂明顯事實的「新自由主義」想法(儘管這些想法一開始是反潮流而行)。以英國柴契爾主義為例,柴契爾主義不是柴契爾夫人時代才開始的,老早就有一群又一群的知識分子(大部分是在報紙上擁有影響力的那些人)在為柴契爾主義鋪路。

其次,在面對這些機制時,我們該怎麼辦?首先,要去思考「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暗含的侷限性。「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在評估一個政策的成本時,並不考慮我們所謂的社會成本。像解雇、苦難、疾病、自殺、酗酒、吸毒、家庭暴力等等,到底花了社會多少成本?它們之所以成本昂貴,不只是金錢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痛苦)。其次,即便是經過精確的成本效益分析,任何經濟政策也不會是省錢的與符合經濟效益。生命財產上的不安全感、治安上的花費等,都也要納入考量。因此,必須徹底質疑把一切(不管是生產,還是正義或健康,成本還是獲利)都個人化的經濟觀點,這種經濟觀點忘記了效率(在其狹隘而抽象的定義下,變成只是金錢上的贏利)取決於目標。必須先確定目標才能衡量效率,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效率,忘記了原先的目標。

最後,面對權威效果,只能用另一個權威效果來對抗它。今天,所謂的「新自由主義」主流意識型態的作用,是靠著對純粹抽象數學的運用,而找到一個有力的武器。此一意識型態,為反動的保守主義思想穿上了純粹理性的外衣,所以要對抗它,同樣地也必須要用理性、論證、反駁、證明其謬誤。總之,就是用科學的方法來推翻它。我們必須創造一個象徵行動的新模式。因為任何社會法則或經濟法則,只能在任其而為之時,才會發生作用。我們的目標不只是要創新回答的內容,而且要創新回答的方式,將抗議及動員工作的組織方式進行創新。

在社會動員方面

要反抗「新自由主義」政治體制的政治鬥爭是可能的。首先,必須鼓勵被剝削的受害者(目前的或潛在的)一起對抗工作不穩定的破壞性效果,以慈善或慈善義工的方式,來幫助他們生活、相互扶持、維持尊嚴、抗拒自我形象的惡化及抗拒疏離。同時,因為不穩定化政策的效果是作用在國際這個層次之上,所以也要鼓勵他們「在國際層次」上去動員,才能戰勝這個不穩定化政策,使這個政策想在各國的工作者之間所製造的競爭,無以為繼。

其次,結合民間與政府部門的力量,以抵抗「國家的退化」,也就是說防止國家退化成刑罰的國家,或者說變成只會鎮壓,而犧牲其他社會功能(教育、健康、救濟等)的國家。社會運動可以從處理社會問題的政府部會,與協助長期失業的政策負責人中,獲得有力的支持。他們會擔心社會擬聚力的斷裂及失業問題,並考慮到因為崇拜生產力及獲利率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所忽視的社會痛苦成本。

最後,要用文化和理論的武器來對抗「新自由主義」。保守革命打著「新自由主義」的招牌,因此看起來很科學,而且是個有行動能力的理論。相比之下,社會運動落後了好幾個象徵革命,因為社會運動的敵人懂得利用政治公關顧問、媒體顧問來包裝自己。許多社會運動理論在實踐上及理論上所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忘了去考量理論的有效性(行動能力),我們不應該再犯這個錯誤。和我們交手的對手,既然懂得用理論來武裝自己,所以我們要用文化和理論的武器來對抗之。

在知識份子責任方面

所謂的知識分子,是面對政權仍保其自由,敢於批評成見,瓦解簡單的二分法,並且重建問題複雜性的人。知識分子最適合的,就是去對抗媒體洗腦的工作。因此,必須勇於護衛知識份子批判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批判所謂的意見專家所散播的臆斷(先入為主的意見)。沒有真正的批判力來制衡,就沒有真正的民主,知識份子正是最重要的批判力之一。

另外,布赫迪厄也希望作家、藝術家、哲學家及學者,都能在他們各自專業的公共領域上發出聲音。如果知識運作的邏輯(推論及駁斥的邏輯)能延伸到公共領域,則所有人都會是贏家。如今,反倒是政治的邏輯(抹黑、口水戰、喊口號、亂貼標籤)延伸到知識圈裡。

在建立跨國性組織方面

必須建立一個真正以國際主義為基礎的國際組織,使其能對抗「新自由主義」的入侵。在這樣的觀點之下,需要的是創造一個新的國際主義,而這一工作就落在工會組織身上。但是建立新的國際主義所面臨的最大困難在於,除了傳統國際主義因屈服於蘇聯專制而名譽掃地外,就是工會結構的國家化問題(工會不只是和國家結合,甚至是國家組成的一部份),以及各國工會結構因為不同的歷史傳統而分道揚鑣。

那麼如何在工會層次、學術層次及民眾層次上,去創造一個新的國際主義組織呢?首先在於群眾的動員,尤其需要知識分子的涉入。因為有一部份的社會運動瓦解,是導因於傳播媒體不斷地「宣傳」所造成的士氣渙散,而這些「宣傳」是用讓人不覺得是宣傳的方式來潛移默化。其次,在這個國際動員之中,需要把重心放在理念的鬥爭上,特別是去批評統治當局及其思想打手所不斷製造及宣傳的再現(利用誤導的統計數字,及有關應美國家充分就業的神話)。

而在這些集體、團體組織、工會、政黨之中,必須賦予國家,最好是超國家,也就是歐洲國一個特殊的位置。因為只有國家力量,才能有效地控制及強制在金融市場上的獲利;只有國家力量,才能阻止金融市場對勞動市場所施行的破壞性行動,並且能夠在工會的協助之下,建構及護衛「公共利益」。所以在現行國際組織中,我們雖然反對建基在單一貨幣的歐洲整合,但卻一點也不反對歐洲的政治整合。正好相反,我們反而要呼籲建構一個能控制歐洲銀行的歐洲國,這個歐洲國要能預測並控制歐洲共同體之社會功能。簡而言之,相對於破壞社會權益的金融歐洲,必須提出一個社會福利的歐洲,使其建基在歐洲各國勞動者的結盟上,以便抵銷每個國家的勞動者(特別是透過社會傾銷)所加諸在其他國家勞動者身上的威脅。

2006/10/05

test!

test! test! test! !!!